2.创新驱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
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现连续30余年高速增长,粮食生产“九连增”,大宗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位,GDP总量超过51.93万亿元,外贸总额超3.867万亿美元,我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新投入大幅增加,科技能力快速提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鲛龙”深潜、北斗导航、航母入列、超级计算、超超高压直流输电、高铁等实现重大突破,重要领域研发和工程技术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我国已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香港、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轨道。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WTO、BRIC和G20成员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国际环境总体对我发展有利。
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未来10~20年仍是我国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决胜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浙江“两创”升级跨越,发展转型,率先实现“两富”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在发展进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城镇化快速发展给粮食安全、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带来持续压力,资源能源对外依赖度逐年上升,落后产能过剩加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新兴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尚待时日;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自然与人为灾害、灾难、饮用水和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等状况不容忽视,国家与公共安全面临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我国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增长主要仍依靠投资拉动、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承接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将面临发达国家高端竞争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挑战;制约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居全球第二,但人均GDP仅为美国1/9,浙江省人均GDP也仅为美国加州的1/5,我们还面临人口结构和老龄化的挑战。化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增强忧患和责任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理清制约我国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抓住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统筹谋划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市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人均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二、简答题
1.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将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提高到2.5%。
二是原始创新能力将明显提升。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数量进入世界前5位。涌现若干具有世界水平的研发机构和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建成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
三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四是科技惠民成效更加显著。科技创新将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大幅提高,亿万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数字传播技术传入千家万户,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代交通快速发展,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五是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研发人员总量将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将达到4万人左右。公民科学素质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