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鱼”遇冷对干部工作的启......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卷首语 02版: 目录 03版: 目录 04版: 博览·声音 05版: 博览·“最美”长廊 06版: 博览·一月广角 07版: 一月广角 08版: 博览·读书 09版: 第一重点 10版: 本期策划 11版: 本期策划 12版: 本期策划 13版: 本期策划 14版: 书记有话说 15版: 书记有话说 16版: 一把手 17版: 一把手 18版: 党课 19版: 党课 20版: 党课 21版: 特别报道 22版: 特别报道 23版: 特别报道 24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25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26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27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28版: 部长走笔 29版: 部长走笔 30版: 部长走笔 31版: 新事 32版: 新事 33版: 亮点 34版: 亮点 35版: 亮点 36版: 亮点 37版: 亮点 38版: 乡镇 39版: 乡镇 40版: 长消息 41版: 长消息 42版: 长消息 43版: 短消息 44版: 短消息 45版: 廉洁浙江 46版: 反腐在线 47版: 反腐在线 48版: 警示之钟 49版: 警示之钟 50版: 典型案例 51版: 博览·观点 52版: 博览·观点 53版: 学习与思考 54版: 学习与思考 55版: 背影 56版: 他故事 57版: 她故事 58版: 形象展示 59版: 形象展示 60版: 博览·积极分子问卷 61版: 学习与思考 62版: 内彩 63版: 内彩 64版: @微博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洗澡鱼”遇冷对干部工作的启示



  文/左 亓

  千岛湖鱼头这道浙江名菜因其鱼肉鲜嫩、不带土腥而闻名,市场供不应求。于是有精明的养鱼人,从周边山塘水库取来同种成鱼,投入千岛湖中放养两三个月后出售,乍一上市反响颇好,缓解了供给紧张的矛盾,但时间一长,消费者吃出了差异,斥其为“洗澡鱼”,不再买账。
  养鱼人是精明的,但其做法最终遭市场淘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将鱼投入湖水中放养的时间长短把握不当,没有认识到鱼肉品质改善与优质环境之间的时间关系。片面重视产出效率,忽视了产出质量,结果以失败告终。
  由鱼及人,干部的成长在某种程度上亦然。良好的环境,如:上级机关的熏陶、基层岗位的历练、复杂局面下的磨砺等,能够为干部成长提供更加丰富充足的“养料”,有利于加速干部能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即使是置身于适合成长的环境中,依然存在着一个将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内化”的过程,即外在到内涵、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这个过程有赖于一定时间的沉淀与累积,而难以一蹴而就。那么,这个时间累积是多久呢?这并没有简单而现成的量值,也因人而异,但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干部置身于所处环境中,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经历着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熟悉环境、改造环境的四个阶段,这四阶段既有先后次序,又循环往复。只有完整经历了这四阶段的若干次循环往复,干部才能真正汲取环境中的“养分”,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性格的塑造,并最终实现水平的提高。反之,缺乏一定的时间保障,甚至还来不及完成这四阶段的一次完整经历,仅仅短暂“过水”、“镀金”,虽然培养效率高了,看上去培养效果也相差不多,但往往不容易通过实践的检验。
  做干部工作同样面临优秀干部供不应求的难题。从基层领导岗位逐级成长的干部能力强、水平高、受欢迎,数量却远远满足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将其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置于基层领导岗位、重大项目管理岗位、复杂环境下领导岗位等环境锻炼,确实是加速培养的一种可行办法,但必须重视培养效率与培养质量之间的均衡,不能片面重视效率,忽视质量。干部培养质量不易考核,貌似相差不大,可一到实践中就会有大不同。因此,要争取发现干部在某一环境中成长的“时间—效用”函数。
  从定性上来看,干部在某一环境中的能力水平提高过程,应该是一个先迅速提高,后减缓的过程,为实现培养效率与质量的均衡,应努力去发现那个转折点,即干部能力水平的边际增长开始放缓为零值时的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培养干部。
  “洗澡鱼”遇冷的现实给干部工作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过水”、“镀金”、“补经历”是加快干部培养速度、提高培养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仅仅满足于将干部置于优良环境中,而忽视跟踪、分析、研究,到点“捞出上市”,产生一些看起来经历丰富,实践中却不甚管用,不被群众认可的干部,这样既是对人才、环境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干部本身、对我们党的事业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对干部成长规律的认识水平,以科学的态度深入思考和研究,弄清“过水”过多久、“镀金”镀几许,才能最大程度利用环境培养干部。
  (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