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 网络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以杭州网为例
文/杜晓燕
随着网络时代的蓬勃发展,网络媒体采编人员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杭州网是杭州地区唯一的新闻门户网站,目前有员工130人,其中党员(含预备党员)45人,员工平均年龄26岁,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团队。作为党的网上舆论主阵地、文化传播主平台和重要的对外窗口,杭州网一直以来重视对每一位年轻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培养,尤其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具体来说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明确标准,新进员工层层把关。杭州网高度重视对新员工的全面考察,通过实践明确了“思想为根本,业务需所长,综合有空间”的进人标准。网站在每年的新员工招聘中实行严格的三轮筛选,从简历到笔试,最后由领导班子集体面试,决定取舍。秉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除了对员工的基本业务技能进行考察外,将应届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情况和非应届生的原单位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素养考察的重要依据。
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网站还通过“实习+见习”的模式对每一位潜在员工进行考察,实习期指定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的老员工进行“一对一”帮带,在决定是否由“实习”转为“见习”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帮带老师”的意见,做到“思想+业务”双考核。
落实制度,集团培训与网站培养相结合。杭州网结合自身现状,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团和本单位各有侧重的两个层面的员工职业培训。
杭报集团对于员工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培训体系制度,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基础类的诸如从每年的新员工培训、新闻从业人员资格培训;高层次的有已经举办8期的与香港浸会大学开展的香港传媒高级研修班,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媒介融合战略战术高级培训班,以及其他一系列不定期讲座等。
杭州网在组织员工积极参与集团各类培训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员工实际情况和需要,着重开展思想政治培训教育。如网站团员青年人数众多,2013年春运期间,组织他们分组分批去城站火车站,与杭州网义工分会的义工一起为候车旅客送姜茶,通过实践教育员工,凝聚人心。
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杭州网认真贯彻中宣部关于深化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知精神,努力拓展走基层的深度广度,加大转作风的工作力度,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
2012年7月,杭州网和上城区联手,策划推出了“幸福小巷在上城”的报道,将目光落在上城区具有特色的小巷和小路上,表现了这些小巷、小路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展现了现在社区居民最真实、最幸福的生活。整个7月,记者冒着高温酷暑,到一线基层采访。“幸福小巷在上城”报道不仅获得了上城区领导和广大网友的好评,还获评了2012年度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同时也为杭州网创新宣传形式,开拓区县市报道领域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自2012年11月开始,结合新闻媒体“走转改”活动推出的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项目,至今已走进40个社区,现场接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1000多件,办结率98%,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欢迎。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2012年度杭州新闻奖(社会活动奖)三等奖。
(作者单位:杭报集团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