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跃东调研皮鞋产业。 |
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要进百家门、访百家人、排百家忧、解百家难,记好民情周记……干部们每月在农民家住宿15夜左右。
今年初以来,为深化活动,桐乡又在全市镇、街道干部中推行“住村、夜班、评议”三项制度,规定男55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的924名干部必须参加,超过年龄的自愿参加,每名干部每周在村部住夜加班1~2晚。
这些举措增进了干部对农民的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改进了干部作风,助推了干部成长,同时推进了基层发展。今年7月下旬,我们在全市176个行政村中开展了“万名群众评干部”活动。从评比情况来看,干部们的得分基本在98分以上,这说明“百千万”行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群众欢迎。但说实话,群众对我们很客气,是鼓励我们,活动还有不少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我来评,我打80分。
我不得罪人谁来得罪人?
记者:近两年,桐乡调整了一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桐乡不少干部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对干部“下”的问题,您是怎样考虑的?
卢跃东:乡镇和部门一把手“不行”,就要马上调整,千万不能等,否则受损失的是党的事业、是群众利益。当然,对干部“不适宜”的认定,以及“下”的程序是非常严谨的。2012年,桐乡健全出台《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设置政治、勤政、廉政、能政等5大方面共24个认定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具体标准。而且,干部“下”有规范的程序——通过5部门联席会议初定、市委常委会决定、市委领导和组织部长教育谈话、被调整对象申诉复议、组织部备案跟踪等5个程序,确保干部“下”得服气、下”得规范。“
举个例子:有个镇党委书记不敢碰硬,我发现问题后批评他,他感叹“班子里不听我的话”。这能是工作干不好的理由吗?我们充分了解情况后发现,这位书记确实工作软弱。有人劝我“再等等,观察一下”,但我坚持按照《办法》马上换。乡镇书记,重要性远甚于任何部门的一把手啊!
从我2011年7月任市委书记至今,桐乡共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约50名,占桐乡市管领导干部8%左右。干部“下”容易得罪人,可我这个市委书记不得罪人谁来得罪人?组织部门谈不通的,我亲自来谈。
在我看来,个别地方党委威信不高、党政不合拍,很多是因为干部任用问题。书记不能把干部任用当“私产”,只要不带私心、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那么干部即使“下”也心服口服。
整个桐乡将来就是一个世界知名大景区
记者:去年12月,省政府批复同意,正式设立“桐乡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桐乡为此正在做些什么?
卢跃东:2011年底的桐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2012年,桐乡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多亿,旅游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近20%。旅游业对桐乡来说是最具标志性战略支柱产业。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桐乡年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500万人次。旅游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约1/3,将桐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第一大县”。
对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我们具体的构想是“两区两化”,即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整个桐乡将来就是一个大景区。
我们首先必须对旅游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综合改革。
我们的主抓手是“双十双百双千”,就是说到2020年要建立十大景区、十大旅游系列;打造100个优质景点,引进100位旅游领军人才;旅游总投资突破1000亿元,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
未来桐乡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将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以旅游业来实现“四化”:新型农业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以现代农场、林场、牧场为基础的庄园经济;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以房车、游艇、直升飞机为代表的高端旅游装备制造业;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建设以乌镇、濮院、石门、崇福四大千年古镇为代表的旅游休闲小镇;服务业现代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市场、物流、金融、文化创意、区域性总部经济和养生养老等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