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法”治村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卷首语 02版: 目录 03版: 目录 04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05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06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07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08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09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0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1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2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3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4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5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6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7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8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19版: 本期策划·高温日记 20版: 解疑释惑 21版: 解疑释惑 22版: 一把手 23版: 一把手 24版: 书记有话说 25版: 党课 26版: 党课 27版: 党课 28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29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0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1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2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3版: 部长走笔 34版: 部长走笔 35版: 部长走笔 36版: 部长走笔 37版: 学习与思考 38版: 新事 39版: 新事 40版: 新事 41版: 新事 42版: 亮点 43版: 亮点 44版: 亮点 45版: 乡镇 46版: 乡镇 47版: 长消息 48版: 长消息 49版: 长消息 50版: 短消息 51版: 短消息 52版: 他故事 53版: 他故事 54版: 警示之钟 55版: 警示之钟 56版: 廉洁浙江 57版: 博览·一月面孔 58版: 形象展示 59版: 形象展示 60版: 公益广告 61版: 反腐在线 62版: 反腐在线 63版: 干部任免 64版: 干部任免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担任村支书前,他刚从绍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村民们闻讯“联名上书”将他“要”了回来。时间过去一年半,村民们说,村里变化大了”——“

“茂法”治村


   在余茂法的身后,是青山掩映下的冢斜古村落。

  文/周能兵

  余茂法摘下头上的草帽,扇扇风,喘口气,继续向山上走去。中午11点30分,太阳很毒,小西岭上没有一丝风。余茂法此刻上山,是去看看大西岭上那条没修的古道。在他的身后,是青山掩映下的冢斜古村落。
  从一名“县官”到村支书,已经一年半时间了,余茂法已习惯人们喊他“茂法”了,他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头衔似乎被村里人忘记了。他一点也不在乎。他原本黝黑的皮肤,现在更是黑得发亮。

  纠结

  2012年2月,余茂法因年龄原因从绍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没想到这在他的家乡——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引起了极大关注。村民余汉庭、余生木、余晋海等100多人联名给绍兴县委主要领导写信,要求余茂法到冢斜村任党支部书记。
  冢斜村在2010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是绍兴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子。县里为了更好地实施保护,决定将冢斜自然村从车头村独立出来,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领头人。冢斜人为此争来议去,最后,将目光盯在了余茂法身上。
  余茂法曾任绍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绍兴县水利局局长,以前一直关心村里事务。在冢斜古村落保护工作中,他出了不少力,做了不少事,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许多村民直接去找余茂法,要他“出山”,可余茂法没有答应。于是村民们就写联名信,要县里领导帮忙做工作。
  余茂法十分纠结。说实在的,他热爱家乡,心里也确实放不下这个古村落。可是,村支书不好做。要做事就会得罪人,就要听指责,甚至被人骂,自己一把年纪了,犯得着吗?
  县领导找余茂法谈心,并将村民的联名信转给了他。余茂法仿佛是听到了一种召唤,他决定“出山”。

  整治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茂法书记的第一把火就“烧”在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上。
  冢斜村路边乱搭、乱建、乱堆、乱扔的现象十分严重;露天粪缸很多,又脏又臭;公用的绿地纷纷被村民占去种菜、种瓜。余茂法要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将村民占用的公用土地一律收回,并借此整顿村风。
  不久,县里领导来冢斜村检查工作,一村民找县领导告状。原来,全村42户村民有露天粪缸,拆除时每户补偿200元,可他提出要补偿500元,村委当然不答应他的要求。于是这位村民就趁县里来领导时,给村里出出洋相。当地一位镇干部怕影响不好,直接从口袋里拿出500元给了这位村民。
  余茂法火了。在村民大会上,余茂法不点名地批评了这位村民。他说:“这不是500元钱的事,不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