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在联系点了解茶叶制作工艺。 |
文/本刊记者 王一伊 通讯员 勇祖轩
象山清风寨省级森林公园里,眼看着漫山的毛竹和已结果的日本柿子,却没有公路可以运下山去,西周镇官山村的村民们急在心里。来官山村“结对走亲”的宁波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听到这件难事儿,现场勘查、调研分析后,迅速与县、市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沟通。“公路已经开工,目前有85万元资金到位,还有200多万元正在落实,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工,”干部二处处长方勤说。这条全长6公里的公路开通后,将会大大地增加村民收入,官山村的旅游发展前景也看好。
“结对走亲,上门连心”——2013年年初以来,宁波市委组织部把它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先行实践,引导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为民。截至上半年,建立基层联系点26个,走访基层群众490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63个,协调落实帮扶资金530余万元。
走亲就像走“娘家” 大情小事管一管
干部三处多次走亲鄞州区万华村,就像走“娘家”。村里主要的大情小事儿也了如指掌:种植物科技含量较低,管理粗放,效益不高;村级经济管理不善,2012年亏损达30万元;违章建筑现象普遍;出租厂房应收款项拖欠较多……于是大家牵线搭桥,农科院专家实地踏看后,看中了村里大片的河流低洼地区,敲定承包300亩用于种植观赏型荷花,以后每年还可举办“荷花节”;中国美院也有意与村里签约写生基地;关于房款收不回来的“老大难”,则联系法院走诉讼程序,协调乡镇有关部门,帮助村里收回了80万元的租金。
正像干部三处一样,与群众攀亲,首先就要主动上门去连心。从2013年新年开始,宁波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全员编组、集体下访,每个处室分别对应一个村(社区)、一个企业、一个学校党组织,每名机关干部分别联系1名基层干部、1名创业党员、一名创新人才,分16个组进村入企、访贫问苦,主动找基层群众聊天谈心,了解民情、联络感情,用真心去攀“基层亲”、去交“布衣友”。
为了确保“结对走亲”不走过场、不走样,部机关对定期联系、定点走访、对口帮亲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活动的常态化。久而久之,老百姓与组工干部的感情近了,遇到生活生产中的一些“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