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富裕的烦恼
——乡镇财政精细化管理的鄞州范本
文/胡美星 水杉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GDP和财政收入一直位居浙江省前列。2012年,全区23个乡镇公共预算收入达109亿元,公共预算收入超亿元乡镇达21个,部分乡镇可用资金已超中西部地区一个县甚至一个地级市水平,一个项目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财政资金的安全风险陡增。底数不清楚、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风险难控制等一系列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一度被人称为“富裕的烦恼”。
2013年起,鄞州区借助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理念,全面构建乡镇财政质量管理的新模式。根据新要求,区财政局在年度乡镇预算预审时,筛选出5类80多项错误,发现不按要求安排资金1000多万元,调整不合理项目28个,节约使用以“三公”经费为主的资金600多万元。
源头把握预算提高使用效益。“源清流净,对财政支出的管理也应当从源头,从预算开始。”鄞州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周忠贤说。
该区建立了财政收支、财政风险、国有资产监督、财政服务公开等10个分质量体系,120个考核点均制定了质量标准,涵盖上报文本内容规定、编写文本版式和结构、工作完成时间、语言表述示例等层面,要求预算信息细化到具体测算方法、政策依据说明。根据该模板,今年鄞州区财政局已调整设置年初预算编制不合理项目18个,更正功能科目使用30多个。总而言之,要钱必须要有目标,花钱必须讲效益。
规范财务管理收支透明可控。在鄞州区,如果一家行政事业单位需采购办公用品,标准程序就是先由采购人员用公务卡支付费用,经有关领导审核,拿消费清单和发票到财务部门报销,钱款通过网上支付系统划到卡里。整个流程无需现金结算。同时,进一步完善收支情况按月预警制度。一季度,系统自动筛选乡镇预算执行风险点40余处。
中河街道财审科科长李珍说:“以往预算重视,支出不太重视,现在都要求管起来,上面还在网上实时监督着。”不久前,该科室在审核东湖小学体育馆改建工程时,发现工程有变更但没有相关审批,遂退回材料要求补办。手续不齐,钱就拨不下去。”“
仅一季度,全区因类似情况被要求退回补办的,合计涉及金额500余万元。
注重风险防控完善预警体系。风险控制是安全的基础。鄞州区抓住主要风险点,科学优化设计流程,规范资金收付、资金专户、印鉴和票据等管理,建立代理银行责权明确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体系,并建立不定期抽查、定期逐项逐环节检查和即查即改机制,对部分乡镇存在指标归档不及时或“无指标、有支出”等问题,要求按照规定流程及时整改,合计金额200余万元。
同时,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一季度,监测出部分乡镇预算完成进度偏离时序进度风险点40余处。此外,该区还建立了一个上下联通的应用信息平台,全区23个乡镇实现了财政数据的统一交换和集中共享。单笔支出超过50万元,系统都会提示。
严格考核监督多方构筑防护网。如何从管好钱的角度,对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关键问题之一。鄞州区采取的是区级定期检查、财务定期公开、定期审计监督相结合的办法。
所有考核点全部纳入考核系统管理,自动生成分数。考核采取按月抽查实地考核、日常网上系统记录考核和年终全面考评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在网上公示。同时,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确保乡镇财政信息“1月小公开、1季度大公开”。审计部门则借助财政化联网平台,强化对乡镇财政的实时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健全公共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工作机制,把监督工作涵盖到财政运转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