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干头有奔头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卷首语 02版: 目录 03版: 目录 04版: 博览·声音 05版: 博览·“最美”长廊 06版: 博览·一月广角 07版: 博览·一月广角 08版: 博览·读书 09版: 第一重点 10版: 特别报道 11版: 特别报道 12版: 本期策划 13版: 本期策划 14版: 本期策划 15版: 本期策划 16版: 本期策划 17版: 本期策划 18版: 本期策划 19版: 本期策划 20版: 本期策划 21版: 本期策划 22版: 本期策划 23版: 本期策划 24版: 一把手 25版: 一把手 26版: 党课 27版: 党课 28版: 党课 29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0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1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2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3版: 部长走笔 34版: 部长走笔 35版: 部长走笔 36版: 部长走笔 37版: 部长走笔 38版: 新事 39版: 新事 40版: 亮点 41版: 亮点 42版: 亮点 43版: 亮点 44版: 亮点 45版: 乡镇 46版: 乡镇 47版: 乡镇 48版: 封面人物 49版: 他故事 50版: 学习与思考 51版: 长消息 52版: 长消息 53版: 短消息 54版: 短消息 55版: 博览·观点 56版: 廉洁浙江 57版: 博览·一月面孔 58版: 形象展示 59版: 形象展示 60版: 公益广告 61版: 反腐在线 62版: 警示之钟 63版: 警示之钟 64版: 反腐在线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如何才能有干头有奔头

——让“中国梦”在基层落地的思考



  文/李强

  《新京报》7月5日报道,28岁的四川泸州市某副镇长7月1日正式辞职。他在网上发了一篇辞职感言,自称任副镇长两年来,每年平均有4个月在维稳,只有4个月在干“正事”。他至今都在思考:“有些维稳是真的维持稳定保持地方经济平稳发展,还是为了保帽子?”
  基层干部作为干部队伍中人数最多、处于改革最前沿的群体,肩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特殊使命,是“中国梦”实现的可靠磐石。只有他们有干头、有奔头,基层“公务梦”才更真切,“中国梦”的实现力量才会更加强大。然而,相对于丰满的梦想,现实却是骨感的。前段时间,《人民日报》鲜活地还原了基层干部“生态环境”:有白加黑、五加二的操劳之苦,有责任无限大、权力特别小的憋屈之闷,有待遇收入低、养家糊口难的自责之酸,有被人当作“贪官”、视为“蛀虫”的委屈之痛。
  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外界对公务员的误读正在伤害着这群直接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们。在公众和媒体的有色眼镜下,基层干部“被幸福”地冠上了“高福利、高地位、高安逸”的代言人。事实上,基层干部感同身受却是“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
  副镇长的辞职信,道出多少隐忧?表面上是收入低、压力大的问题,深层次上还是“发展空间狭窄使梦想遥不可及”。
  不少年轻人有抱负、有梦想,希望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然而,想干事必须先有平台,想有作为必须先有职位。但是,基层“升迁”是一条相当窄的通道。在我国,一个中等县市,包括事业编制在内,干部往往超过5000人,正科实职领导不超过50人。众多基层干部眼里,自己能晋升到科级就到顶了、圆梦了,不少人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到退休还是科员。在他们刚开头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自己的结尾。
  如果说,为了实现创业干事的“公务梦”,“升迁”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不改变现有一些异化的体制机制,美丽的“中国梦”对基层干部来说则是空中楼阁。让“中国梦”在基层落地,必须清除机制障碍。
  在最引人注目的选人用人机制上,关键要破除基层干部心中两大困扰:一个是老实人吃亏的问题,如果只是踏踏实实干事,而不钻营不跑不送,没有关系和后台的青睐,会不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和进步的空间;再一个是年龄的问题,有时候年轻人受宠,而有时候却又在老来时吃香,有没有一个稳定而可以预期的规则。这需要我们从制度上顶层设计,不唯年龄看本领,不唯关系看实绩,旗帜鲜明地树立重基层的用人导向,使基层干部真正把时间用在谋事而不是谋人上来。
  当前,一些畸形的考核评价机制也是基层干部们所诟病的。基层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不合理的考核机制。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经济发展等硬任务硬指标,往往是签一沓责任状,动不动就“一票否决”,让基层干部承受不可承受之重。因此,从为基层减负角度着想,必须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对基层名目繁多的考核进行精简归并,少搞不切实际的“一票否决”。
  在追梦的征途上,不仅要在“升迁”机制上下功夫,还得在理想信念上重新定位。随着市场经济深入,一些基层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出现偏差,精神上“缺钙”,甚至功利化、商品化。当下,不少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恐怕更多的是站在“饭碗”的角度,而不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角度。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也是“中国梦”落地最大障碍!说到底,公务员本质上是一个服务性的职业。对基层干部而言,必须拥有“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干部辛苦一点,百姓才能幸福一点”的奉献精神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境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体制机制理顺了,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了,基层的“中国梦”必将触手可及、绚丽盛放!
  (作者系海宁市委组织部调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