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现有国家“千人计划”5人、省级“千人计划”9人,省“151人才”9人
“五法联动”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难
文/本刊记者 蒋鑫富 通讯员 邢宝青
如何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难?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运用“产业引导法”、“梯队培树法”、“筑巢引凤法”、“立体撒网法”、“亲情服务法”等成功破解难题。
曾担任中国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回国前任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终身副教授的叶其壮博士,2010年有意回国发展,椒江区上海引才工作站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通过区委人才办向海正药业推荐,经过多次接触,叶博士提出:“我加盟海正药业,要担任创新药物研发的首席科学官,海正应给予我独立组建创新药物研究团队,开展创新药物研究的充分自主权。”海正药业经过对叶博士的知识背景、创新水平、研发管理能力、个人信用体系等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后,欣然同意了这一要求。叶博士2012年5月正式加盟海正,负责海正药业创新药研究,目前叶博士已经入选国家第七批“千人计划”。
产业引导法,是椒江破解引才行业“一边倒”问题第一法。区里明确“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壮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连续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等20多个政策文件,逐步打造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链”,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培育联动发展。如新杰克集团、宝石新集团等机械企业通过实施产业创新战略,逐步实现由轻工业缝制设备加工向大型成套设备、系统集成的高、精、尖机械产业发展,有效推动产业优化和人才集聚,跨出了多产业多行业集聚人才的新步伐。
为破解引才主体“独角戏”问题,椒江区采取“梯队培树法”,结合一批如奥翔药业、瑞金科技等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的特点,加快对引进人才的示范带动。至今全区已有30多家企业建立了人才储备库,共引进博士50多名,硕士160多名。在此基础上,企业纷纷采取“筑巢引凤法”,着力破解引才结构“片面化”问题。围绕过去引进人才以科技创新型人才为主、创业型人才显得不足难题,该区紧密结合实际,出台了对创业型人才到椒江最高给予1200万元的创业资助、5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三年贷款贴息等一系列政策,大大激活了各类人才的创业创新积极性。
“立体撒网法”和“亲情服务法”分别破解了引才对象“融入难”和引才渠道“单一性”问题。通过“星火燎原工程”,该区先后设立波士顿、巴黎、新加坡、北京、上海等5家海内外引才工作站。同时,依托40多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和技术中心等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省市组团的海外人才专项招聘会,推进柔性引智,吸引2200多名各类技术人才参与创新研发。该区人才办领导告诉记者,年前区里新引进落地的两个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海归”创业团队,其中杨槐教授领衔的“液晶光增亮膜”新材料项目已开始试生产,投产后可实现4亿元的销售额。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莫锋告诉记者:区四套班子领导一对一联系结对人才,在生活上积极提供“保姆式”服务。近两年,对口安置人才家属就业5名,子女入学30多名,较好地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据统计,目前全区已有国家“千人计划”5人、省级“千人计划”9人,省“151人才”9人,高层次人才3100多人,其中具有海外背景的210多人,各项指标均居省、市前列。特别是新近该区申报的3名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已全部通过专家组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