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苔达人”朱文荣“村民富了,我才高兴”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卷首语 02版: 目录 03版: 目录 04版: 博览·声音 05版: 博览·“最美”长廊 06版: 博览·一月广角 07版: 博览·一月广角 08版: 博览·读书 09版: 第一重点 10版: 特别报道 11版: 特别报道 12版: 本期策划 13版: 本期策划 14版: 本期策划 15版: 本期策划 16版: 本期策划 17版: 本期策划 18版: 本期策划 19版: 本期策划 20版: 本期策划 21版: 本期策划 22版: 本期策划 23版: 本期策划 24版: 一把手 25版: 一把手 26版: 党课 27版: 党课 28版: 党课 29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0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1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2版: “我的中国梦”征文 33版: 部长走笔 34版: 部长走笔 35版: 部长走笔 36版: 部长走笔 37版: 部长走笔 38版: 新事 39版: 新事 40版: 亮点 41版: 亮点 42版: 亮点 43版: 亮点 44版: 亮点 45版: 乡镇 46版: 乡镇 47版: 乡镇 48版: 封面人物 49版: 他故事 50版: 学习与思考 51版: 长消息 52版: 长消息 53版: 短消息 54版: 短消息 55版: 博览·观点 56版: 廉洁浙江 57版: 博览·一月面孔 58版: 形象展示 59版: 形象展示 60版: 公益广告 61版: 反腐在线 62版: 警示之钟 63版: 警示之钟 64版: 反腐在线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浒苔达人”朱文荣



  文/本刊记者 王一伊

  “浒苔达人”朱文荣帅帅的,今年34岁,是一名年轻企业家,2012年入选省“千人计划”。第一次见到朱文荣,正是他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他已经连续10天没有回过家了。
  朱文荣的财富就生长在象山一片走路都很困难的滩涂上。浒苔是一种绿藻,宁波当地人叫它苔条、苔菜,渔民拿来炒花生,炒年糕,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使用,甚至拿来喂猪,不值钱。而如今,因为朱文荣的到来,经过一系列的开发加工,浒苔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种高档的调味料。在海边,村民们时常能看见朱文荣穿着及膝的雨鞋,小心翼翼地翻看着那些浒苔。
  朱文荣是江苏人,因为家境贫寒,上大学时选择了上海海洋大学学费全免的生物学专业,毕业时被老师推荐到日本硕博连读,学的就是“浒苔研究”,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研究这个专业,朱文荣倒是学得津津有味。
  2005年,朱文荣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即将拿到的博士学位和日本企业的高薪聘用,回国创业。他一头扎进象山港的渔村,成立了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大型绿藻(石莼、浒苔、礁膜)和羊栖菜加工,以及其他海藻的产品开发。
  只要说起浒苔,朱文荣的眼睛都会放光。白天,他和村民们一起去滩涂收浒苔,晚上就在机器旁边研究浒苔的加工技术。
  “浒苔的清洗很讲究”,朱文荣给我们普及知识。从海水到淡水,如果清洗久了,浒苔就会腐烂,所以要尽量缩短在清水中洗的时间,经过三到四遍清洗后,就可以将浒苔倒入脱水机,然后将其松散送入烘干设备。同时,浒苔虽然细如发丝,但它却是中空的,管状的,所以要去除它其中的水分不容易,这也是加工的关键,是朱文荣开始一直在攻克的难题。
  朱文荣最得意的就是他自己制造的烘干机。买不起国外进口的成套设备,朱文荣就自己动手“造”。为了避免高温破坏浒苔的品质,需要低温烘干,朱文荣灵机一动,找来了烘干布料的机器进行改造。他设计了七道烘干工序,七道烘箱温度逐渐递减,经过这几道烘箱以后,就可以将浒苔均匀烘干。
  为了组装好这个十米长的“大家伙”,朱文荣三天三夜没合眼,在机器旁盯牢每一个环节齿轮的转动,不行就调整重来,直到薄如纸张的浒苔像布匹一样缓缓吐出。
  朱文荣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回报,也让渔民们大吃一惊:原本不值钱的浒苔居然身价百倍——晒干的500公斤浒苔朱文荣给的收购价是7万块钱!现在,朱文荣的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还销往韩国、日本,供不应求。
  目前,朱文荣的公司拥有价值500多万元的浒苔加工生产线,土地23亩,加工生产车间1500平方米,海藻育苗车间90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浒苔生产企业。
  周边渔民收上来的浒苔照单全收,朱文荣渐渐成了大家眼里的“财神”!渔民徐加宝告诉我们:“我和老婆原来收浒苔,收入只有几千块。现在卖给文荣,价钱高多了。”一直“靠海吃海”的村民们对这位“浒苔达人”感激不已,现在朱文荣到附近村子里去,村民们都争着请客。
  “象山为了发展海洋经济,正在实行‘海洋新牧民’计划,我就是一个牧民!”朱文荣承包下了宁波港3000多亩滩涂,正要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