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党课五年间
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党员教育形式在浙江生机勃勃
临,首创于浙江的微型党课正是顺应了这一变化的潮流,微型党课的生命活力和鲜明特色正在于大道至简、大简至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微型党课,重在“微”。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切口小,讲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形式简,一个讲堂,一个教室,田间地头,厂矿码头,甚至公交车上、小渔船上,村口巷口,都能开讲。
2010年第一届党课大赛战鼓敲响的时候,作为承办方工作人员,我们去了微型党课的发源地——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在那里,许多微型党课宣讲员向我们讲述了他们走上讲台的故事。他们是教师,是出租车司机;他们也是党课的宣讲者,聆听者。他们进机关、进社区、进工地、进市场,几块砖头一搭就是一个讲台,身边人讲身边事,亲切而真实。见证了微型党课诞生并参与其中的陈国荣老先生,用八个字总结了微型党课的诞生历程——来自基层,服务基层。
今年的党课大赛在“微”的形式上又有挑战,即每位选手仅有5分钟。今年二度参赛的衢州选手郑岗,临赛前还在修改讲稿和PPT,听说讲稿前前后后改了十来回,“用5分钟上一堂党课,更加考验选手的水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给人以触动,让人记得住,讲课内容、结构都要深思熟虑才行。”
微党课培育基层宣讲人才
浙江微型党课大赛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让普通党员讲身边人、身边事,让这些来自基层的草根宣讲员走上讲坛,一展风采。他们的讲课内容除了注重贴近当前中心工作,也非常注重立足本地实情。
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的鲍大妈在浙江日报上看到大赛启动的消息,立即拿起电话报名。鲍大妈是杭州颇有名气的“鲍大妈宣讲团”的主讲,退休以来她和宣讲团成员一起,义务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草根心理医生”、“社区和谐大使”。早在2010年首届大赛上,78岁的鲍大妈不输年轻选手,一举夺冠。烫着卷发、抹着淡妆的鲍大妈想起当时领奖的样子,一脸幸福。她告诉记者,这一次她没能报上名,因为全省的宣讲员太多了,需要给别人机会。“不过我一定会收看大赛,学学人家是怎么样宣讲五水共治的。”
像鲍大妈这样活跃在基层的宣讲员,在浙江处处可见。据相关统计,浙江现有各级宣讲团2500余个,宣讲员近11万人。去年全省各级各类宣讲团及基层宣讲员作专题宣讲报告会达3万多场次,听众达500多万人次。
而从今年的选拔情况看,参赛选手普遍呈年轻化、知识化趋势,大部分为80后、90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