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勇祖轩
幸福,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奋斗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创新元素和价值取向。
宁波市作为东部沿海开发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朝着幸福目标进发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幸福作为基层党建新坐标,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以幸福党建引领幸福生活。尤其是北仑区,20年如一日,以“钉钉子”精神,精心编织了一张区域党建工作体系、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区域协商议事体系“三位一体”的基层党建“幸福网”,探索了幸福党建的实践路径。
把心留住的“暖巢”
“在大连看到浙江台节目中的宁波,就想起我的朋友们,感谢党组织……”这是在家乡大连养病的原中日合资土仓机械公司总经理黄风瑶寄给党组织的一封信。在他心里,党支部就是自己的“家”。
北仑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建设项目多、三资企业多,由于没有党组织,党员无法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如何为这些零散党员建个“家”,成了当时各地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992年底,开发区面积从5.44平方公里扩大到29.6平方公里,企业的人事档案都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管理,人员转移也经过这里,何不就在服务中心建立党组织呢!”时任组织部干部的周国培回忆说。经过充分调研,开发区人才交流中心党支部于1993年9月5日正式成立了,它就是现在的开发区留住零散党员的第一个“暖巢”。
党支部的成立让移交转入的27家企业的29名零散党员很是激动。
1995年5月,综合党支部正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