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撑起一个“家”
——记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
文/本刊记者 蒋鑫富
乌亮的秧田畈,浓绿的玉米和高粱,飘香的苗圃和猕猴桃基地……祝温村的胡家、祝马、蒋家沥等10个自然村,如一串明珠,镶在英台故里绍兴市上虞区虞北重镇——中国伞城崧厦腹地。
“村里几笔账蛮有意思,现在每年23万元的集体收入,花在新农村建设上的钱就达178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28年总的所得26.38万元,捐出来的钱已超过42万元;村民18次主动捐款,550人次的捐款总额有380多万元……”
夏至时节,在蛙声一片的祝温村口,记者用心记着村委主任王茂桃兜出的家底。
修路买水泵,私款公用
“那年,也是这个节气,眼看田畈里做秧田等着要灌溉,伢胡家村80户人家分成祝马一、二两个行政组后,一台水泵成了‘独脚跷’,组与组之间争吵得差点要打起来了,杭兰英得知后,伊用自家的铜钿当即给伢购置了一台。”6月14日,做了一辈子田畈的一组老组长沈庚培指着脚下的村委门口这条水泥路解释,当时这里还是田塍。
原来,水泵是杭兰英用自己的积蓄买来的。而这条被取名为村前马路的水泥路,正是杭兰英与曾当过中学校长的丈夫祝秋潮“合资”3万元修建的。祝温村,从此有了第一条水泥马路。
“在村里,伢阿公最服气的人就是杭书记,伊初上任就有言在先,做事体对得起村里老百姓,当书记就要给党组织争气争光。”去年,刚刚接过行政组长担子的沈庚培媳妇胡文英快言快语:作为一名党员,伢要把阿公为满足农户灌溉需要,任劳任怨,特别是为用好管好杭书记买的水泵,他早上背出去,晚上背回来,一背就尽了二十多年义务的精神学过来,用到为群众实实在在的服务中。
“烂泥”现场会,开出凝聚力
“杭书记时常对伢讲,‘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龙头带’,党员干部就是火车头,要冲锋打头阵,这样群众当中才会有威信。”6月17日下午,今年刚好四十岁的退伍军人、村委委员兼文书胡树君坐在村公共服务中心办事窗口电脑前指着一张照片说,去年4月的一个中午,祝马片三组一个村民突然气闹哄哄地推着一车烂泥到村委,他不顾劝阻,硬是将烂泥分两堆倒在了干干净净的办公楼门厅里。
怎么回事?
“邻里勿和引出的麻烦。”
胡树君和在座几位村干部面对记者异口同声。其实,这位村民是冲着杭书记来的。那几天,村里为了整治环境卫生死角,杭书记带着班子成员,在这位村民家的不远处挖了坑,将这位村民与邻居家门前的两个垃圾堆作了填埋处理,又在覆盖的泥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