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阳村的孩子们上学有了校车。/夏鹏飞摄 |
文/本刊记者 余建红 通讯员 董建波 李斌
6月11日中午,安吉县上墅乡田垓村63岁村民马永飞正乐呵呵地给新浇注的水泥地基做浇水养护。
马永飞在供销社工作近40年,妻子是小学退休老师,一家人都是居民户口,但却一直住村里的祖屋。现两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过年时祖孙三代有9口人。家里条件好了,想把破旧的祖屋拆掉重建。但一打听,户口不在村里,建房不能批。
正当马永飞一家愁眉苦展时,乡联村干部谈克清来家中记“民需账本”,老马把烦恼说了。让老马没想到的是,谈克清包办到底,不到半个月特事特办建新房就批下来了。原来像老马这种情况,其实有新政策,但受众面小,很多乡村干部不知道。
安吉县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真开门、开大门,主动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确保活动见行见效、赢得信任。
“百姓的困难就是干部的债务!”
上墅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自选”载体叫“民需账本”。
为何要叫“账本”?乡党委副书记王伟静说得很形象:“百姓的困难就是干部的债务!”
乡党委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联村干部要走遍联系村所有农户,做到“入账”不漏一户。
上墅乡党委书记陈志文到刘家塘村走访,该村老党员黄志刚去年10月突发脑溢血造成中风,现行走不便。陈志文记上“民需账本”后,3天后,轮椅便送到黄志刚家中。
孝丰镇夏阳村是离集镇最远的村。村里20多名小学生每天上下学是最令家长们头痛的事。孩子太小,挤公交既不安全又不方便,每天上下学接送又耽误了工作。
今年3月,孝丰镇党委委员龚晓云夜访夏阳村,许多村民七嘴八舌地向她反映了校车问题。龚晓云记了“民情笔记”,绘了“民情地图”。镇领导班子协商后,联系了县教育局。经过县教育局和镇干部几次路线勘测,共同努力,4月,夏阳村的孩子和家长们终于盼来了校车。夏阳村作为孝丰镇唯一未通校车村的历史就此改写。
孝丰镇在前几年就开展夜访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实施“绘图连心法”,要求每位干部将走访情况以地图形式表现,从而使每名干部对农户做到心中有数。活动开展以来,已收集手绘地图520余张。以人手一本的“民情笔记”为载体,将每次走访多少家庭,走访的过程、群众提出问题和解答群众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及时进行记录和整理。力争在6月底前实现全镇1万余户农户的走访全覆盖。
孝丰镇党委书记胡建军说:“绘好‘民情地图’,记好‘民情笔记’,干群明显更‘连心’了”。
“一些机关干部党报党刊从摆放就看出没看过,不学习怎么搞活动?”
去年“安吉骄傲”十大人物之一梅道亮刚得知自己入选教育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