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乡鼓励驻村干部“蹭饭”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卷首 02版: 目录 03版: 目录 04版: 声音 05版: 微摄影 06版: 微摄影 07版: 微摄影 08版: 微摄影 09版: 特别策划 10版: 特别策划·记者调查 11版: 特别策划·记者调查 12版: 特别策划·记者调查 13版: 特别策划·记者调查 14版: 特别策划·案例 15版: 特别策划·案例 16版: 特别策划·案例 17版: 特别策划·案例 18版: 特别策划·案例 19版: 特别策划·节约面面观 20版: 特别策划·他山之石 21版: 特别策划·他山之石 22版: 面对面 23版: 面对面 24版: 论坛 25版: 蹲点手记 26版: 蹲点手记 27版: 乡镇 28版: 本期关注 29版: 本期关注 30版: 本期关注 31版: 本期关注 32版: 本期关注 33版: 本期关注 34版: 新事 35版: 亮点 36版: 亮点 37版: 亮点 38版: 亮点 39版: 他故事 40版: 速递 41版: 速递 42版: 封面 43版: 封面 44版: 他故事 45版: 他故事 46版: 她故事 47版: 她故事 48版: 微故事 49版: 微故事 50版: 心理 51版: 心理 52版: 警示之钟 53版: 警示之钟 54版: 观点 55版: 观点 56版: 学习与思考 57版: 面孔 58版: 形象展示 59版: 形象展示 60版: 公益广告 61版: 学习与思考 62版: 干部任免 63版: 干部任免 64版: 博览·读书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南屏乡鼓励驻村干部“蹭饭”

同吃一锅饭,村民就把你当成了自家人



  文/徐平 张主俐 胡春雷

  “呲啦啦”的炒菜声,香喷喷的饭菜味,热闹闹的谈笑声……近日中午12时点多,天台县南屏乡山头郑村老党员郑泽林家的石板房内,格外热闹。
  今年69岁的郑泽林,儿子常年在外打工。
  “下那么大的雨,你怎么到现在还在村里?还没吃饭吧?快,想吃啥,让你阿姨给你做。”看到邵兴钱收了伞走进门来,在一旁烧火的郑泽林迎了出来。
  邵兴钱是驻山头郑村的乡干部,当天上午,他在村里协调河道治理工作,错过了回乡里食堂吃饭的时间。
  “我看阿姨正在做面条,就多下点,给我整一份就行。”邵兴钱说着拿过来郑泽林手中的木柴,坐下将木柴扔进了灶膛内。
  吃饭间,郑泽林提起上次邵兴钱劝她做白内障手术的事,依然感动不已,说是邵兴钱比她孩子还关心她。邵兴钱只说眼睛好了就好,问郑泽林最近眼睛还有没有不舒服。
  “现在挺好,没有你,我这双眼睛可能早就瞎了……就是今年的油菜花种植补贴还没发下来,不知乡里什么时候能发?”邵兴钱听了,赶紧将这件事记到了笔记本上。
  “现在一些干部,特别是少数年轻干部,有事才会去村里,和村民的感情比较浅,工作作风有些淡化。”乡党委委员王绍沪说,从去年8月开始,乡里鼓励乡干部每月至少一次,到贫困村民家“蹭”饭,“农户家什么熟吃什么,不能增加乡亲们的负担,通过‘蹭’饭,要‘蹭’出感情,‘蹭’出村情,‘蹭’出人情,‘蹭’出真情。”
  “在村民家里吃过饭后,我们会在心里记一本‘账’。在过年过节或合适的时候,我们会带上食用油和猪肉到他们家,这样就巧妙地付了饭钱。”年轻驻村干部戴敏敏以前一直苦恼,不知道怎么和村民交心,自从在部分村民家里“蹭”过饭后,她发现村民现在有什么事都会去找她商量。
  乡里自办的小报上专门开辟有《“蹭”饭日记》专版,每个月都会刊登三四篇驻村干部的“蹭”饭日记。小报版面设计灵活,其中有一副对联分外醒目,上联是“下村入户‘蹭’饭”,下联是“同凳连心亲民”,横批是“餐中有责”。
  “蹭”饭,也让南屏乡成为全县最早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乡镇。那段时间,乡里有意识地组织了几次“蹭”饭,吃饭中,村民会不自觉地透露一些村里的动向,“这样我们就能及时掌握情况,排查难点。”王绍沪说。
  乡党委书记曹洁华告诉记者:“‘蹭’饭只是一种载体,我们鼓励乡干部到农户家‘蹭’饭,目的就是走群众路线,让干部把群众当家人,群众也把干部当家人,拉近距离,增进感情,推动发展,促进富民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