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党员的“领头雁”
——记杭州市朝晖街道江苏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邵中国
室里的这些荣誉证书,见证了社会对 他的认可。
环卫工人创建了流动党组织
1998年,来杭州之前,邵中国在江苏灌南县李集乡当过7年生产队长、4年村主任、11年村支书。
邵中国与杭州结缘,要追溯到他曾4次来杭州考察打工情况。那时,灌南县已有一部分人来杭州打工,作为村支书的老邵,也很羡慕这股“打工潮”。
由于家乡经济差,一年拿到手的钱不到2000元,还有近4个月发不出工资,邵中国萌生了来杭州打工的念头。
初到杭州,没人帮忙找工作,没地方住,邵中国住过桥洞、住过厕所……带出来的百十来块钱很快花光,而平时做小工积攒的45块钱也被人偷走了。
来杭3个月后,邵中国在当时的朝晖街道黎北居委会找到了第一份清理垃圾工作,工资每月300多元,住宿就在临时办公用房的过道上。
由于环卫工作很忙,赚的钱不多,邵中国有3年没回老家。
后来,在和打工老乡交谈中,邵中国发现除自己外还有16名党员,其中4位当过村支书。长期远离党组织,老邵和大家产生了党员脱离组织的孤独感,大家都希望能把党组织也搬到杭州来。邵中国把这个想法向所在的朝晖街道党工委一提出,并请示了灌南县委组织部,得到大力支持。
2000年6月,江苏灌南李集乡打工人员流动党支部在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黎园社区正式成立,通过无记名投票,邵中国被选为支部书记。现在,原先的16名党员扩展到158名,支部发展成了党委,来杭打工的灌南人要求入党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今年,邵中国收到的入党申请书就有30多份,计划发展8人。
把流动党员当作自己的亲人
老邵第一次见到老乡周向阳,是在职业介绍所门口。后来,周向阳因为没找到工作,先后两次偷自行车被拘留。第二次拘留期满出来后,邵中国在扫地的路上又碰到了周向阳:“你还想第三次再进去?那就非坐牢不可了!”
说归说,面对周向阳的困境,邵中国想应该给他找个固定工作。于是主动以个人担保,介绍周向阳在一家电器店送货。周向阳在店里干了3年,因表现突出获得老板的信任,连去银行存钱都交由他负责了。
如今的周向阳已结婚生子,在大型建筑工地做水电工代班组长,工资每月有4000元。
不光是老乡,对遇到困难的外乡人,邵中国也会热情伸出援手。汶川地震,邵中国动员在杭打工人员捐了4000元钱,自己也捐了100元,虽然数目不大,但对他们而言,每一块钱都关乎生存。
2008年雪灾,2名贵州人和2名安徽人回不去,他们知道朝晖街道有个著名的流动党组织,就打电话求助。邵中国二话没说,亲自去汽车北站将4人接到家里过了一夜。
至今,在邵中国直接帮助下找到工作的人有180人左右,就是这份把老乡视作亲人的情感,在家排行老七的邵中国被乡里人亲切地称作“七叔”。
随着以邵中国为代表的朝晖街道灌南驻杭流动党组织事迹在全国的广为传播,以他为原型反映农民工党建的影片“七叔”也被搬上了银幕,谈到以自己为原型拍摄的电影,老邵很幽默:“电影里的七叔比我帅多了”。
最拿手的课是“如何做好新市民”
邵中国是朝晖街道“新市民宣讲团”副团长,他讲课总能针对身边人身边事,特别是一些好的典型展开宣讲。邵中国最拿手的讲课内容,就是“如何融入杭州,做好新市民”。前两个月,邵中国还去江苏连云港进行了宣讲。
2010年,“新市民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浙江省唯一的“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老邵还是朝晖街道法律培训基地的常务副校长,原本不懂法的他,通过看书和在帮助他人维权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维权法律知识。至今,通过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工作站,成功维权近40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