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委书记 姚高员
刚刚参加完市委召开的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专项述职会,虽说只有短短10分钟的述职,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如何挑起这个“第一责任人”的担子,用足够的精力抓好党建“主业”、耕好“责任田”,相信这也是参加会议的县(市、区)“一把手”的共同感受。
“带头大抓基层、带头狠抓基层”,这是我在述职上的承诺。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不扑下去,就抓不起来,也就没有办法去打造基层党组织一线坚强战斗堡垒。
2014年年初,县里排出了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我跟组织部长说,我去联系全县基础最薄弱的那个村。
第一次走进这个违章猪舍最多的网埭港村,迎面而来的是畜禽的排泄物、刺鼻的垃圾味、群众的抱怨声……虽早有思想准备,但面对此
情此景,还是感到一阵揪心。
此后半年里,我先后8次去网埭港村,渐渐地跟村干部、村民熟络起来,也慢慢摸准了“乡下套路”,重点开出了“强经济、优环境、聚人心”这“三味药方”。专门下派了村“第一书记”,落实了3个强村计划项目。最近再去村里,有村民老远就和我打招呼,连说村容村貌和村干部精神面貌变化都很大:我问他怎么个大法,他说臭河浜里的猪粪和垃圾没有了,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办起来了,原来“三拳头打不出一声利索话”的村书记,见人说话腰板也硬了、底气也足了。
我觉得,这帖“药”关键是把村里干部的精气神提振起来了,村民们也看到了发展前景。
当然,药到病除后,更重要的是长期疗效,以确保不复发、不反弹。比如,基层干部办事“机关化”、送服务“一阵风”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村民跟我说,“总书记天天见,镇村干部难得见”。我感到,这个“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要解决。
县里在全省率先建起“民情在线系统”信息化平台,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分类梳理、交办督办,并在网上公开“走访率、办结率、满意率”。在述职时,我也专门引用了一个数字:办理民情民事4.8万余件,我觉得这就是干部真正深入下去的结果。
算上网埭港村在内,我半年多时间跑了30多个村。有不少村干部向我“倒苦水”,现在村里的干部是“三多三空”:村里标牌上墙多、达标创建多、考核评比多;村里墙头不空、案头”不“空、人手不空。随着调研的深入,我发现这个问题也是全县的一个共性问题,曾有同志开玩笑地对我说,这几年考核“比GDP增长还要快”。
如何瘦身?我在述职中说,“我们既要撤销有形的牌子,更要把无形的职能和任务同步清理,真正为基层减负减压”。2014年我们针对考评过多过滥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我算了一下,全县累计清理涉村考核、创建项目40项,减少了78.4%,并且厘清了村(社区)依法履职和协助政府开展的75项事务,减少23%。
“办公室‘案头’的担子轻了,为村民服务的时间就多了。”再次遇到网埭港村村干部,大家都觉得琐事少了、实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