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胡小荣
俗语说,“领导带头,万事不愁”。各项工作要做好都离不开“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抓基层党建工作尤其如此。
就拿我县来说,2014年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两次来浦暗访督查,特别是3月这次,对我县黄宅镇上市村环境卫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提出了严肃批评。对此,县委书记施振强要求黄宅镇党委“整治问题不过夜”,当天就取缔有碍市容环境、存在10年之久的非法劳务市场,对老年协会乱收费等违规违法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同时按照“一村得病、全县整治”的工作要求,在全县范围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和除恶治霸专项行动,极大净化了社会风气,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得到有效提升和巩固。
2014年4月,振强书记在浦阳街道珠山村调研软弱涣散党组织整转工作时发现,村办公室的墙壁上挂满了七牌八牌,群众比较反感,当即要求我牵头进行整改,并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立查立改的重要内容。我立即进行了部署落实。5月,全县面上开展“三多”问题清理整治,共清理各类牌子1.2万余块。同时,开展了基层减负活动,取消县直单位涉及村(社区)的考核评比事项10个,创建达标事项16个。
2014年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前,振强书记跟我说:想述职“的内容特别多,就怕给的时间不够用!”
述职就像一年一次的赶考,对乡镇街道书记的触动也很大。一位乡镇党委书记曾跟我说,“要是一年不干几件事,专项述职还真没法向党员群众交差。”
为确保基层党建述职真正传递压力和责任,会前我们对述职报告进行审核把关,防止以班子述职代替个人述职,只讲成绩不摆问题;同时要求口头述职不仅要讲亲自抓的工作,还要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这些硬杠杠,促进乡镇街道书记以身作则,兴办实事,破解难题,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建的创新动力。
如何把一年一次“赶考”压力,转化为持续的推动力?我们首创了乡镇街道书记周五早餐例会制度,每周五召集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县政府食堂召开早餐会,县委书记亲自部署重点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听取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建立包括县领导和乡镇街道书记等在内的微信工作群,部署、反馈和通报党建工作,实现了“秒处理”。同时,每季度召开党建工作现场会,初步建立了“书记抓、抓书记”常态化运行体系。
同时,从2014年开始,我县把书记党建述职延伸到最基层,全面开展村(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工作,把抓党建是主业的意识传递到每一位基层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