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村能手计兴荣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图片新闻 02版: 图片新闻 03版: 图片新闻 04版: 图片新闻 05版: 卷首语 06版: 目录 07版: 目录 08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09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0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1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2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3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4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5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6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7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8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9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0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1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2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3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4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5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6版: 封面故事 27版: 封面故事 28版: 领头雁 29版: 领头雁 30版: 跋涉者 31版: 跋涉者 32版: 本期关注 33版: 本期关注 34版: 本期关注 35版: 亮点 36版: 访谈 37版: 访谈 38版: 亮点 39版: 亮点 40版: 新事 41版: 新事 42版: 新事 43版: 微故事 44版: 速递 45版: 速递 46版: 党课 47版: 党课 48版: 警钟 49版: 警钟 50版: 论坛 51版: 论坛 52版: 心理 53版: 心理 54版: 博览·时政 55版: 博览·法治 56版: 博览·评论·科技 57版: 博览·评论·科技 58版: 博览·健康 59版: 博览·声音 60版: 干部任免 61版: 公益 62版: 风采 63版: 风采 64版: 风采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治村能手计兴荣



将村办企业华腾废品有限公司进行模式改革,实行企业收益与职工报酬挂钩,非生产性支出包干等方式,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每年上交村经济合作社10万元以上。同时,他还将近4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进行改造,以租赁的方式租给村民办企业,把农户不愿种的土地集中起来,转包给种粮大户。借外力,即借政策。充分利用上级的各项优惠政策,先后争取到的市、区、镇三级补助资金达140万元。

  还南汇村“碧水清流”

  2007年9月,计兴荣跨村交流到南汇村担任党总支书记,没想到他上任第一周的周末就被求助的村民团团围住了,“计书记,你一定要想办法治理我们村的污水啊!”
  南汇村私营经济比较发达,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村民就开始依靠喷水织机致富。在计兴荣上任时,南汇村共有喷水织机2000多台,但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村民反响强烈。
  经过前期精心规划,总投资42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式启动建造,不到3年时间就竣工投入使用,管网长度1.28公里,日处理能力达1万多吨,接纳了50多家企业(户)近2000台喷水织机的生产废水。污水处理厂的建立,从源头上杜绝了乱排偷排现象,解决了乱排企业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极大地改善了整个南汇村的水质,为村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但是,劝说喷水织机企业集中处理污水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计兴荣已经想不起他究竟跑了多少趟村民家、吃了多少回闭门羹了。“当时有部分企业已经新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却没有规范使用,也拒绝接入管网。”计兴荣说。后来,他想出一条妙计,和那些“钉子户”企业签订环保承诺书,要求他们及时处理污水。经营户们心想还不如接入管网,统一处理更方便,于是就听从了他的劝说。为表达治污的决心,计兴荣率先关停了自己家的15台喷水织机。

  修起莫家甸村盼了十几年的路

  莫家甸村地处王江泾镇东北部,是全镇经济最薄弱的行政村,也是出了名的市级贫困村。2012年5月,作为秀洲的“先锋书记”,50岁的计兴荣临危受命,再次通过跨村交流被派到这里,他带着在南汇村时就推广的“一联三会五事”工作制,带领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当时村里许多道路都没硬化,村民出行很不方便。”计兴荣坦言,当时他面对老百姓的殷切希望自己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莫家甸村以前是个渔村,村民临水而居,过去出门主要靠船,后来河网通行不畅,村民出行就成了大难题。莫家甸村的村路虽然被称为“路”,但实在是名不副实,到处坑坑洼洼不说,汽车根本无法进出。甚至,村民家着火了,消防车进不来只能干着急,村民家里有老人过世了,灵车也开不进村。看到其他村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莫家甸村的村民盼了十几年,修路的这个愿望却迟迟没能实现。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计兴荣知道,莫家甸村要发展,群众要满意,修路是首要任务。要修路,钱从哪里来?路线怎么排?招标怎么招?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计兴荣带领新的班子,除了向上级争取资金,还发动村民捐款,每人出60元。近百万元资金到位后,排除重重困难,环村公路正式开建。如今,一条长3300米、宽5米的砂石路早已建成。这条路犹如一道彩虹,不但贯通了莫家甸村与外界的联系,也延伸到了村民的心坎里。
  从小曲村到华联村,从南汇村到莫家甸村,秀洲“先锋书记”计兴荣一直在创造着“奇迹”,而“奇迹”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时刻把群众的事记在心上,融入群众,服务群众。或许他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依然有着打动人心的最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