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提振精气神
——德清县委书记张晓强访谈
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您作为县委书记,是怎样来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的?
张晓强:当初到德清,我就在考虑,像德清这样一个区位好、基础好的县域,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像德清这样一个自古富庶、生活安逸的县域,怎样才能带出一支过得硬、打胜仗的干部队伍?工作中,就是要始终坚持“千斤重担大家挑”,党委统筹全局,政府具体落实,人大政协主动上一线、上火线,县四套班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始终坚持“以好的结果论英雄”,做到用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树一面什么样的旗,切实把敢于担当、善于破难的干部配备到中心工作的主战场,组织开展以目标亮相、考核亮牌、问责亮剑为主要内容的“三亮”行动,对完不成任务或排名靠后的乡镇、部门亮黄牌警告,连续完不成的亮红牌诫勉谈话、向常委会作检讨说明直至采取组织措施。通过红红脸、出出汗,让大家普遍感受到了压力,从而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河道”就是“赛道”、“拆场”就是“考场”、“平台”就是“舞台”的思想共识,营造了“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快干慢不一样、干多干少也不一样”的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有效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
城乡体制改革的“德清样本”
记者:德清是全省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县,实施一年多来,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作为这项改革的先行者,德清是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
张晓强:改革是一个对既有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对既得利益进行重新分配的过程,势必会遇到很多阻力,有难度、也有风险,需要胆识、也需要智慧。我们不仅要按照中央顶层设计推进改革,还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尤其是着眼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就是要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切实激发农村活力,加快城乡一体发展。首先是“精准确权”,县内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100%确权,农业规模经营流转经营权证100%发放,“一户多宅”100%拆除,宅基地100%确权发证,农房100%完成测绘工作,所有村(居)的集体经营性资产100%完成股份制改革,真正让农民成为拥有完整产权的市场主体。同时,建立农村宅基地跨镇跨村异地置换等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其次是“赋权活权”,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稳步推进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工作,引导农民以“土地股化”、“林地股化”实现规模经营,有效激活农村“沉睡”资产,实现“死产变活权,活权生活钱”。然后是“有效保权”,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附着在户籍性质背后的33项政策中的26项实现了城乡并轨,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实行城乡统一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的2.0版
记者: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在德清召开,省委、省政府对德清县“两美”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请介绍一下你们的经验和做法?
张晓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以“机制创新”推进乡村全域美丽,以“经营乡村”创造农民美好生活,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2.0版。一是村庄要美丽。我们实施了县、乡镇、村、农户及第三方“五位一体”长效运维管理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全面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管理体制,城乡垃圾收集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大力构建统筹城乡的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四张网”,提高了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二是生活要美好。我们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特别是培育了以“洋家乐”为代表的高端民宿经济,有力带动了山区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