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组言
2013年8月,在省委及省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丽水市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选调了17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作为全省首个开展面向北大、清华定向选调毕业生的地级市,丽水市委将高素质党政人才选调作为人才兴市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不仅要求“引得进”,更要“留得下”、“干得好”。
入职初始,为了帮助选调生更好地了解丽水、熟悉机关工作,市委组织部专门举办了选调生岗前培训班,让选调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在他们上岗后,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多次在乡镇召集他们座谈,及时“校正”工作思路、心理心态。同时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也协调解决了选调生们的住房问题,还当起了“红娘”,促成几位“单身汉”找到了对象,组织集体婚礼等等。
17名“80年后”博士、硕士在基本熟悉市情后,被派往乡镇、开发区及重点工程一线“蹲苗”锻炼。为每位选调生选配2名导师,进行传帮带。北大医学博士孔金峰,在挂职担任松阳县古市镇党委副书记期间,两个月就走遍全镇30个行政村、3个社区,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10多件。清华工商管理硕士徐清,挂职担任龙泉市上垟镇党委副书记,发动村民发展中药材产业,5个村建立近千亩中药材基地。北大国际政治硕士陈豪,利用曾挂职省发改委的经历,为现任职镇争取到发展资金120万元。
工作中,这些选调生既从事党务工作,又参与项目建设。比如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梁洪明,先后挂职市人民法院院长助理和云和凤凰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既负责承担了推进市法院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参与处理以庆元县、缙云+推进凤凰山街道的“五水共治”和河坑村的防汛排查、灾情统计等工作。
清华大学新闻学博士郭云强,在市委宣传部挂职期间,不遗余力宣传丽水,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发表文章60余篇,在挂职遂昌县大柘镇副书记时,积极谋划联系村农家乐改造提升工程,并联系省文化馆等4家单位共建中国首个“摄影文化村”。
同时,丽水市还采取年终考察考核方式,对选调生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考评,以此拟定培养和使用方向。目前已对清华北大优秀选调生第一年挂职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并将其中的6位博士转挂至乡镇长岗位进一步锻炼培养。同时还注重在工作之余给他们压担子,比如针对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的“工作十法”,召集选调生进行理论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目前由选调生执笔编写的《“工作十法”理论研究及典型案例汇编》将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