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蒋鑫富
一千多位村民缘何自发捐款,盼他早日康复出院?这是因为他在村民心中藏着“三个七年”——七年多来,他没有向村里报销过一分钱,反而把当干部的报酬全部倒贴给了村里;七年多来,他把精力都放在了村里,自己家里的活都撂给了妻子;七年多来,他为了节省村里的建设资金,水电工、泥水工、勤杂工的活都自己义务包下了……不幸的是2014年8月16日下午,他带病在村综合楼的劳动岗位上,因体力不支晕倒,从三楼摔到二楼,左肋七根肋骨骨折、脾破裂、肺严重挫伤,右手掌骨断裂。他就是天台县雷峰乡潘岙杨村党支部书记杨善福。
自己垫资造“黎华桥”
年近花甲的杨善福是2008年放下自己的生意,在乡党委劝说下回村竞选成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担任村支书的七年多时间里,他几乎一天也没闲过。
杨善福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造桥。村庄对岸有600多亩田地,是村民们的粮仓。平时过溪有“丁步”,一到汛期溪水猛涨,村民往返便成了问题,曾有两个村民不幸落水遇难。造桥成村民强烈愿望。可造这座桥至少要15万元的资金,对于无集体经济来源的潘岙杨村来说,这是个梦想。
不能让群众的愿望泡汤。杨善福首先将造桥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没几天,村里人惊喜地发现,有人在搞造桥的测量了!一打听,原来是杨善福用自己的积蓄开始垫资造桥了。
让杨善福想不到的是项目启动后,资金投入大大超出预期,工程难以为继。焦虑之际,本来话语不多的杨善福只好四处筹资做工作了,他开始以个人名义向村民有息借款,还以个人名义到银行贷款,造桥的工程项目终于没有搁浅。
2013年10月,杨善福花了六年多心血的桥终于通车了。这天,村民们奔走相告。为了给桥起名,群众提议叫善福桥,可杨善福的回答是“我当干部不是为了自己出名,而是为了给村里多做点实事。”就这样,杨善福最后把这座造福黎民百姓的大桥取名为“黎华桥”。
自己进工地建“综合楼”
连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善福曾经当着全村父老承诺:在他任期内,要为村里建造集茶叶交易市场、文化礼堂、居家养老等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