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黄国中
记者印象
她很忙。陪同郑雪君1月下旬去非洲的朱承立说:6天时间都在路上奔波,以至得了重感冒,一回到温州就住进了医院,同事们还担心是感染埃博拉。采访郑雪君是2月6日中午,在由“雪君工作室”发起策划的新春慈善大宴现场,记者在电梯口“逮”住了她。因为刚从医院挂了点滴过来,一旁的同事看她脸色很疲惫,就在现场给补起了“妆”。也就在这档口,我们聊了起来。11点半郑雪君被到场的参宴人员围住了,随后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也来到了现场……
人们这么评价她,“她是大人物眼中的小人物,小人物眼中的大人物”。
她不过是一位娇小纤弱的女子,却能擎起千钧重任;她没有大权在握,却能为民排忧解难。她质朴善良、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体现在了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在新闻工作岗位上谱写出了美妙动听的人生乐章。
没有能不能,只有做不做
当过国有企业党委书记的郑雪君,1993年应聘进入温州晚报当起了记者,她不高的个子、单薄的身材,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2003年温州晚报成立了“雪君工作室”,郑雪君又承担起了百姓与政府桥梁的角色。至今,已先后邀请5届十几位副市长、20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到工作室,接听民生热线。
2013年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郑雪君发起了“有话想对全国人大代表说”的活动,邀请了来自温州的6名全国人大代表到“雪君工作室”,听民意、聊民情、解民忧。
曾经在工作室当司机的程师傅称她为“工作狂”、“拼命三郎”。她经常一天跑十几个单位,采写七八篇稿子,创造了年见报700多篇的纪录。21年来,她的作品获全国晚报好新闻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浙江省好新闻奖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奖共30多项。
2003年,因为十几年在新闻道路上的辛勤求索,她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五一节,她又以她在温州新闻界著名的拼命三郎精神,荣获全国劳模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当选了党的十七大代表;2013年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主持的雪君工作室栏目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
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郑雪君,一个身高1.50米、体重39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