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和党员共成长
——微型党课大赛在浙江的实践与创新
◎本刊记者 吴凌云
2015年6月5日,浙江省第六届微型党课大赛在热烈的掌声中成功举办。
至此,浙江的微型党课大赛已连续举办六届。
六年来,“微型党课”已成为浙江基层党员教育的一大品牌,每当我们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浙江就会迎来这场特别的纪念活动。六年来,“微型党课”一直活跃在浙江大地,伴随着广大党员成长,不同的是,讲课的内容、讲课的形式、讲课的人,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内容是党课的灵魂
2014年,丽水市微型党课大赛现场,评委中间发生了一场关于“党课怎么讲”的激烈辩论,在场的人都经历了一次饶有兴味的头脑风暴,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波感慨:“道理越辩越明,这场辩论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党课。”
那么,什么样的微型党课才算是一堂好的党课呢?
浙江共产党员杂志总监江润秋是这样理解“一堂好的微型党课”的:“它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微型党课有没有思想的力量,有没有新意和深度,有没有给人启示和教益,是决定党课成效的关键。”
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好的党课,要关注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命运,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理想与追求、良知与思考融入其中。还有党课要姓党,这不仅仅是‘演讲’比赛。”
起初,有人将党课片面地理解成好人好事宣讲,也有人将党课误认为喊口号、表决心。随着大赛的连年举办,大家看法变了,党课如果只是说一些老话、套话、正确的废话,尽管说者慷慨激昂,听者仍然难为所动,也许还会感到厌烦。
许多看过第三届微型党课大赛的观众,都对宁波选手闫峰讲授的《透过“苹果”学创新》记忆深刻。
“有人说,迄今为止,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个成就了乔布斯。”这样的开场白,不仅迅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为演讲主题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这堂党课叙事生动、形式新颖,给听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今年大赛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台州选手李金花将“生态红利”、“代际正义”等富有深度的理论阐述引入她的讲课中,给人震撼,引人沉思。这些年来,微型党课风生水起,宣讲员对党课的谋篇布局越来越讲究,党课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宣讲员更趋年轻化知识化
多年来,在田间地头上党课的主力军是一批老人,有人形容他们“七八十岁年纪,十来颗牙齿,一口土话”,由于文化知识和信息渠道的局限,讲的内容也往往是翻来覆去的老一套。随着微型党课大赛的年年举办,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