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通渠活长兰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微摄影 02版: 微摄影 03版: 微摄影 04版: 微摄影 05版: 卷首语 06版: 目录 07版: 目录 08版: 要闻要论 09版: 要闻要论 10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1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2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3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4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5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6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7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8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9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0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1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2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3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4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5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6版: 本期关注 27版: 本期关注 28版: 本期关注 29版: 本期关注 30版: 本期关注 31版: 本期关注 32版: 图故事 33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4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5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6版: 月度人物 37版: 月度人物 38版: 先锋榜 39版: 领头雁 40版: 新事 41版: 新事 42版: 亮点 43版: 亮点 44版: 亮点 45版: 亮点 46版: 速递 47版: 速递 48版: 速递 49版: 调研 50版: 月月谈 51版: 月月谈 52版: 博览·时政 53版: 博览·反腐·改革 54版: 博览·观点·感悟 55版: 博览·观点·思想 56版: 博览·科技·健康·心理 57版: 博览·科技·健康·心理 58版: 博览·声音 59版: 干部任免 60版: 风采 61版: 风采 62版: 特稿 63版: 特稿 64版: 特稿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清水通渠活长兰

治水不但改变了缙云县长兰村的人居环境,更改变了村里的干群关系和社会生态


 

  ◎胡瑕 刘则徐 吴中美

  前些年提到缙云县的长兰村,了解的干部皱眉头,去过的人都摇头:村庄面貌脏、乱、差,穿长兰村而过的长兰堰,由于缺乏疏浚管理淤积严重,使得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渠成了黑臭河、垃圾河。村里不但环境不好,内部矛盾也多,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上访村”,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封“告状信”,村级组织涣散,什么工作都倒数……
  如今再到长兰村,长兰堰清水长流,村民们又在渠里洗菜洗衣了。村里新添了几处花园,花木扶疏,大樟树下还添置了健身器材;说起村庄的变化,村民们都对党员干部翘起大拇指!
  这一切的变化,都从去年3月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治水开始……

  党员干部率先清淤泥

  年近七旬的李祝芬老人,家门口紧邻长兰堰。“过去挨着臭水沟,天天闻恶臭。”李祝芬说,“一旦下暴雨,齐腰深的水还会漫进家里。”李祝芬和许多村民多次反映长兰堰的问题,每次都是无果而终。
  “整治前,水底淤泥有半米多深,岸边、水里都是垃圾,夏天全是蚊子、苍蝇。”住在渠边的王祝琴说。
  “原先我家窗外是几个露天粪坑,一年到头不敢开窗户。”村民胡惠珍说,后门又是臭水沟,她家被臭气“围困”了几十年。
  新一届村党支部决心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东风,引活水进村,彻底整治长兰堰,干出个样子来取信于民、凝聚人心。
  刚上任的村干部,开始对整治工作心里并没底。过去由于村里矛盾丛生,经常会导致村事务反复扯皮无法解决。但意外的是,这一次提出治水几乎没有村民站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