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无害更加有益身体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微摄影 02版: 微摄影 03版: 微摄影 04版: 微摄影 05版: 卷首语 06版: 目录 07版: 目录 08版: 要闻要论 09版: 要闻要论 10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1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2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3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4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5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6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7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8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9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0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1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2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3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4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5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6版: 本期关注 27版: 本期关注 28版: 本期关注 29版: 本期关注 30版: 本期关注 31版: 本期关注 32版: 图故事 33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4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5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6版: 月度人物 37版: 月度人物 38版: 先锋榜 39版: 领头雁 40版: 新事 41版: 新事 42版: 亮点 43版: 亮点 44版: 亮点 45版: 亮点 46版: 速递 47版: 速递 48版: 速递 49版: 调研 50版: 月月谈 51版: 月月谈 52版: 博览·时政 53版: 博览·反腐·改革 54版: 博览·观点·感悟 55版: 博览·观点·思想 56版: 博览·科技·健康·心理 57版: 博览·科技·健康·心理 58版: 博览·声音 59版: 干部任免 60版: 风采 61版: 风采 62版: 特稿 63版: 特稿 64版: 特稿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献血无害更加有益身体

4个献血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从2004年起,每年的6月14日都被定为”世界献血者日“。社会上还有不少人对无偿献血存在诸多误解:现在就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以消除大家对无偿献血的误解。献血的量算多吗?
  ——一年献一次,比不上“大姨妈”
  通常一次献血200毫升。稀有血型的献血可能会要求到400毫升。200毫升即0.2升,而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2~4.8升,献血量仅占全身血液的5%左右,对健康人来说不是个大数目,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相比较而言,女性每个月“那几天”的平均出血量为30~50毫升,有些量大的能到80毫升,6个月的量就已经远远超过了200毫升,但是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献血会降低免疫力吗?
  ——献血失去的白细胞一两天内就可以得到补充通常的献血量人体实际上失去的白细胞与抗体的数量是非常少的。而且,人体自身的血液一直都在不断新陈代谢,例如白细胞的平均寿命只有10天,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所以,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中的抗体等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白细胞也就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
  曾经有专家选择了献血年限在3~21年、献血10次以上、年龄21~49岁的男女各15人,与20名从未献过血的、体检合格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多次献血者除骨髓造血功能比对照组较旺盛外,细胞免疫功能无差别。献血后会头晕眼花?
  ——只是因为血压的轻微改变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的压力。献血时,少量血液的失去会让一些献血者的血压暂时降低,从而出现“头晕眼花”的状况,但也是一种非常暂时的现象。为了减轻或者避免献血后“头晕眼花”的状况,献血者会被要求原地休息一会,补充一些食物和水分;第二天起床时尽可能轻缓,如感觉不适避免精细劳动。
  其实献血还有意想不到的“福利”
  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国外权威医学媒体曾经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 (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