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津 通讯员 王辉
就业、搬迁、婚嫁、升学……党员身处流动大军之中,逐渐从“单位人”变成流动性日益增强的“社会人”,过去基于“组织关系隶属”管理党员的传统模式难以适应。
为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去年7月,长兴运用“互联网”思维,借鉴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外观样式,采用IC卡技术,为每名党员制作签发《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证》。
以往党员“IC”卡、先锋卡、活动卡等卡主要功能落在对党员活动行为的信息化记录和网络化管理上,而长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证》把工作重心落在对党员身份权利的全领域认可和智能化管理上,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党员身份证是“通行证”
煤山镇新民村党员许月刚和佘胜在天能集团工作,不能时常参加村内开展的党员活动。
如今,他们可以凭党员身份证刷卡,就近就便在所在党组织参加日常性组织生活,打破党员组织关系隶属的界限。
“不再需要来回奔波,可以在天能集团以党员身份参加活动。”许月刚说。
“只要刷卡参加活动就都有记录,无论是在组织关系所在地还是在公司都可以看到。”超威集团售后服务部员工陆利平说。
党员身份证是“紧箍咒”
“自从推行党员身份证以来,党员随意请假的现象没有了,支部开展活动比以前更讲规矩了。”浙江中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树林表示。
原先,有部分党员随意请假的情况比较突出,加上企业党组织本身活动就少,这样一年下来党员也参加不了几次活动。
现在,长兴把党员身份证的使用有效、锁定失效,与党员凭证刷卡向党组织报到登记、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员活动相挂钩。一旦党员出现连续六个月没有刷卡记录,党员身份证就会自动锁定、显示失效,在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时,直接视作自动脱党的事实依据,有利于促进党员队伍“出口”畅通,不仅倒逼强化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组织观念,又倒逼党支部从严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
“有了党员身份证,不仅签到,还得签退,所以都不会早退了,也不随意请假了。”家住镜水蓝庭小区下岗党员杨帆说。
党员身份证是“识别器”
长兴很多老党员把党员身份证随身藏在上衣兜里。“这是党员身份的象征,是一种荣誉,也代表一份责任。”环沉村的老党员王汉良说。
党员身份证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像是一双火眼金睛,能发现很多“隐形”的党员。
长兴通过扫描复制居民身份证来采集党员的公开信息,党员身份证内存公民身份号码,进而能够识别读取居民身份证。也就是说,即使用居民身份证刷卡,也能当场查验是否党员,从而不管哪个党员怎样流动,都能够被流入地党组织及时发现,确保“组织找得到党员、党员找得到组织”,实现“只要看得见、就能管起来”,有望解决“流动党员查找难”等现实问题。
据统计,全县已有343名在县内跨乡镇跨部门流动的党员,通过刷居民身份证被流入地党组织找到,打破了原来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两地脱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