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民情日记”升级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微摄影 02版: 微摄影 03版: 微摄影 04版: 微摄影 05版: 卷首语 06版: 目录 07版: 目录 08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09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0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1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2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3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4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5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6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7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8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19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20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21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22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23版: 特别策划·党建+互联网 24版: 本期关注 25版: 本期关注 26版: 本期关注 27版: 本期关注 28版: 本期关注 29版: 专题报道 30版: 专题报道 31版: 专题报道 32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3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4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5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6版: 新事 37版: 新事 38版: 亮点 39版: 亮点 40版: 亮点 41版: 亮点 42版: 月度人物 43版: 月度人物 44版: 月度人物 45版: 先锋榜 46版: 跋涉者 47版: 跋涉者 48版: 速递 49版: 速递 50版: 月月谈 51版: 月月谈 52版: 博览·时政 53版: 博览·时政 54版: 博览·时政·观点 55版: 博览·时政·观点 56版: 博览·科技·健康·心理 57版: 博览·科技·健康·心理 58版: 博览·声音 59版: 党课 60版: 干部任免 61版: 公益 62版: 风采 63版: 风采 64版: 风采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助推“民情日记”升级

嵊州市“掌上民情通”为民服务提速



  ◎本刊记者 蒋鑫富

  “这些照片我等下要传到镇里去……”嵊州市北漳镇东林片片长郑风雷下村走访,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升级版”的民情日记。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丁卓芬告诉记者:“通过深化、创新、整合民情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嵊州市构建起了‘零距离’、‘零时差’民情反馈机制,为‘民情通’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变化。”
  嵊州市每个乡镇(街道)官方微博和干部个人实名微博上都统一设立“民情通”专栏,干部在进村入户的时候,通过“随手拍”的方法,把走访工作动态通过专栏晒上网,走访结束后整理成一篇图文并茂的信息进行公布,并将重要民情信息@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接受监督。乡镇(街道)每月还会统计驻村干部和其他干部“民情通”专栏微博发布情况,对每周平均下村天数、走访户数、反馈解决问题时间等进行汇总整理,并在官博上进行公布点评,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整理统计的情况还会向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进行反馈,对走访情况较差的干部进行督促并要求其加以改进。今年以来,22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共计发布民情微博40万余条,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如何将党建知识宣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石璜镇领导深有感触地说,镇里设立“党建微教室”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民间人才大比武信息后,一下收到微信报名19人。随着基层党员群众微信用户的不断增加,嵊州及时创设“越乡先锋”微信公众号,并在22个乡镇(街道、管委会)、15个党建示范村试点开通微信公众号,构建起“市—乡镇—村(社区)”树状党建微信平台体系。“越乡先锋”每天推送一期图、文、音、像并茂的信息,提供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内容,同时依靠自动回复、菜单功能,为受众提供政策学习、时事关注、资料查询等服务;各镇村结合本地特色,抓准定位,设立了内容多样的微信平台。
  “看着这河水就让我想起小时候啊!”发出这句感叹的是甘霖镇的一名镇级河长竹海祥,他每周都要到负责的小乌溪江边走一走、看一看。为了配合“五水共治”,甘霖镇建立了河长微信群,设立镇、村两级河长,对所负责的河流进行巡查并上传巡查照片,发现问题后由镇治水办及时通知保洁公司清理,再发整改图片上群验收,变群众反应问题被动解决为提前发现问题主动解决。
  围绕工作中心和重点,嵊州市分层分类分线建立“民情通”微信群,形成了党建+互联网的即时收集民意、快速解决问题、实时发布反馈的工作链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瑛介绍说,目前嵊州市级层面已成立组工干部群,及时发布“民情通”工作通知和注意事项;镇级层面已成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民间人才”、“信访举报”等主题微信群50余个,群策群力快速解决萌芽问题;村一级,要求驻村指导员与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开展微信沟通,采用微信走访的形式弥补了实地走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便,实现与村民“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