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来自基层的村支书在培训班上现身说法。/本刊记者 黄国中摄 |
◎常涛
11月2日至4日,围绕“认真落实‘浙江二十条’,抓好支部经常性工作”主题,浙江省委组织部在省委党校举办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培训班利用1个半天和1个晚上时间,专门开设“好支书论坛”,设立“美丽乡村,坚强堡垒”、“基层党组织与基层治理法治化”、“规矩用权,不负乡亲”、“让党组织生活活跃起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让乡村分享改革红利”、“发展美丽经济与壮大集体经济”等7个单元,请25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走上讲台,以“支书讲给支书听”的形式,介绍治村经验,分享治村心得。每个单元邀请2位党建专家进行现场点评。
聚焦支部经常性工作:要用“过日子”的思想抓基层
抓好支部经常性工作是党支部书记的重要职责。经过梳理,浙江省委组织部提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抓好支部经常性工作,重点是抓好“五议两公开”、“四必到、四必访”、党组织固定活动日等12项工作。
如何提高党组织固定活动日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新州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小红的做法是,将每个月的“活动日”打造成“学习日”、“议事日”和“奉献日”。“垃圾桶”的设置、垃圾清运的地点、移动基站的设置,这些都容易成为社区居民矛盾纠纷的导火索。社区党支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创新议事厅模式,以网上讨论议事的方式,提高年轻党员参与度;线下,组织居民代表、楼道长群策群议,提升居民对社区处理热点难点问题满意度。2月“垃圾分类提看法”、6月“社区公约您说了算”、7月“小区提升改造来出点子喽”等话题,让居民对社区平安建设、垃圾分类等工作展开讨论,激发主人翁意识,与社区拧成“一股绳”。
做好“四必到、四必访”,把服务群众工作落小落细落实很不容易。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俞复玲长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