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讲给支书听
——浙江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
事社区工作,对抓好支部经常性工作很有心得,要用“毛驴的腿”深入居民的家,用“真诚的心”服务居民的事,用“婆婆的嘴”温暖居民的心,用“橡皮的肚”包容居民的怨。划船社区居民“军军”,20多年前,因先天眼疾,失去了在医药公司工作的机会,从此一蹶不振,患上自闭症,拒绝与外界沟通。知晓情况后,俞复玲隔三差五上门探访,还把军军接到“梦工坊”工作室,手把手教他手工劳作,终于有一天,24年未曾说话的“军军”敞开了心扉,首次开口唤了一声“阿姨”。
丽水市庆元县百山祖镇斋郎村有239户653人,共有留守老人152人、妇女84人、儿童16人,占留村人员88.1%,是典型的空心村。党支部书记叶伙有讲起党支部关爱服务“三留守”人员,一脸的自豪。村党支部建立了“三留守”人员情况档案和工作台账,组织村两委干部、16名年轻党员和1名大学生村官与54名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心心相连”帮扶活动。组织成立“敲门服务队”,6名党员群众志愿者分片定期负责老人日常敲门问候和生活援助。独居老人张秀英的女儿在外地工作,老人家中出现电线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服务队成员叶荣在“敲门”时了解情况后,立即主动上门帮其改造了线路。
嘉宾点评:聚焦支部经常性工作,抓好“浙江二十条”落实,更多的是密切联系群众,真切了解群众所需所急,只有用心服务,才能与群众息息相近,才能让老百姓的心向着我们,这些探索值得在实践中不断坚持,也值得在理论上不断总结。
探讨“党建+”模式:牢固确立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探索推行“党建+”工作方式,是浙江省委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明确要求。论坛上,杭州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党总支书记马仁祥和学员们分享了探索“党建+”的做法。一是“党建+生态”。村党支部将生态保护作为党员先锋指数考核、支部堡垒指数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古树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等生态保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党员先行带动村民参与。二是“党建+产业”。径山村有一半农户经营径山茶,村党总支在径山茶产业中设立党支部,形成“党组织+合作社+农户”致富联合体,实现支部助产业发展。三是“党建+治理”。积极响应余杭区社会治理大联动工作安排,把支部建在综治网格上,由党员担任网格信息员协管员,让群众自己化解网格内的矛盾问题,有效维护了村庄的和谐稳定。“党建+”的统筹引领,进一步增强了党建与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五水共治等工作的互促共进,形成融合型服务的新格局。
丽水市缙云县笕川村党支部书记施颂勤娓娓道来该村党建引领治水路的故事。笕川村位于缙云县西部,新建溪绕村而过,这条溪是缙云县唯一流入钱塘江水系婺江支流的河道。为切断河岸边污染源,村党支部要求党员带头拆除自家养殖棚、违章建房,7000多平方米污染源先后被拆除。支部委员丁志强带头拆除自家浴室,一年减少收入3万多,还做通兄长的思想工作,拆除一座违建厂房。在党员实际行动的带动下,村民自行拆除了污染源建筑,形成了全民治水的好氛围。
嘉宾点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把党建工作做到老百姓心里,是支部堡垒作用最重要的体现。要树立“党建+”新理念统领各项工作,强化服务功能为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在贯彻落实上级部署中体现战斗力。
分享农村改革新鲜经验:让乡村共享改革红利
“‘确权’方式激活了我村的发展,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农村综合改革带来的红利。”海盐县秦山街道永兴村党总支书记周建动情地说。一开始村民对“确权”工作不理解,担忧经营权流转后,界线不明晰、地块找不回。村两委干部就逐门逐户做工作,宣传‘确权’的意义和上级的政策,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另一方面通过能人带动来影响大家。村民周雪明带头对自家的土地进行了确权登记,并用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相关流转合同,从县农信联社拿到15万元贷款做生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全村1655亩土地完成确权颁证,颁证率100%。今年,政府又免费对每家每户的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颁发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红本本,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财产性权利。
“只要是能让群众得实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