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分出金山银山,分出绿水青山
◎长兴县建设局环卫处 周秀娟
相信大家都去过首都北京,北京有六环,但你可能不知道,北京还有个“七环”,长度达到1700多公里,是六环的四倍。七环围住了绿水青山,也困住了金山银山。
垃圾危机:围住了绿水青山。2008年,一名自由摄影师王久良先生,围着北京城来来回回走了7500公里的路,拍摄了4000多张照片,他的照片获得了第五届国际摄影奖的金奖。拍摄照片的地方在地图上标记出来,形成一个大大的圈,包住了北京城,被称为北京的七环。一个地图上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被垃圾包围起来的七环。繁华的城市就在眼前,而堆积如山的垃圾却在脚下!这就是垃圾危机。围住了绿水青山,威胁着我们生活的城市。
首都北京遇到了这样的困境,回望我们的家乡湖州,又是怎样呢?以长兴为例,按照64万常住人口计算,每人每天产生0.8公斤的垃圾,一天的垃圾产量是51.2万公斤,也就是500多吨。目前长兴的垃圾主要依靠焚烧来进行“消化”,城区的三个垃圾中转站承担着每天生活垃圾的转运,六百多环卫工人们一天要拉9趟,从早上四点钟,忙到晚上九、十点钟。十年前长兴城区只有三个小型垃圾中转站,完全能满足生活垃圾的转运,而如今,每日处理500吨的焚烧发电厂已经超负荷。如果不能完全处理,任其发展,绿水青山将不复存在。
垃圾处理:困住了金山银山。有人说,不管垃圾怎么多,成分怎么复杂,通过生物处理、焚烧处理、卫生填埋不都能解决的吗?但我们来看这三种处置方式,都具有局限性。生物处理能把垃圾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但对于橡胶、玻璃、塑料等无机垃圾,就算堆积上千年也很难分解;焚烧处理对于那些含水量较低,热值较高的干垃圾,焚烧、发电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像泔水、厨房垃圾等湿垃圾无能为力;卫生填埋,需要填埋场,需要占用珍贵的土地资源,有限的填埋库容满足不了永无止尽的混合垃圾,再大的填埋场,总有一天要填满。
垃圾处置方式的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山水不再青绿,资源终会枯竭!即使是用再多的金山银山也无法换回绿水青山。我们该如何抉择呢?
垃圾分类:分出金山银山,分出绿水青山。要想解决这困局,就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垃圾分类是当前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把垃圾中的可回收部分分类出来,减少垃圾产量。再把垃圾分类进行处置,餐厨垃圾堆肥,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焚烧,而堆肥和焚烧后大幅减量的残渣再去填埋,三种处置方式各尽其用,配合完美。最后一类有害垃圾,进行专业收集,无害化处理,不进入垃圾处置系统,提高垃圾的针对性和处置效率。垃圾的可回收部分,还可以获得收益。
党员同志们,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我们把垃圾分类做好,就能对更多资源进行回收、节省更多资金、减少更多污染,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践行垃圾分类,分出金山银山,分出绿水青山!大家行动起来,带动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同事,我们的邻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养成“残羹剩饭瓜果皮、菜叶内脏绿桶进;玻璃金属可乐瓶、纸盒塑料蓝桶进;电池药品杀虫剂、日化用品红桶进;尿片瓷片香烟蒂、快餐用品黄桶进”的习惯。
相信,只要坚持,你的一个好习惯,能解决社会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