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优势在哪里
举,上叶村配齐了班子,换齐了人心,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说得再多,不如干一件实事。”这是一名村委会主任的心声,“乡镇干部和我们村民打交道最多,我们希望此次换届选上来的是给群众干实事的人。”
多位基层干部表示,“实干”在乡镇最重要,除了选出基层需要又适合基层的干部,还要求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扎扎实实工作,带领一乡一镇发展。
“三类人员”拓宽干部选拔视野
今年的换届工作明确要扩大选拔视野,改善班子结构,要求加大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每个乡镇一般从这三类人员中择优配备不少于1人。
为了做好“三类人员”进班子工作,多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下发通知,明确选拔条件、选拔流程,为基层干部的进一步发展扩宽渠道,激励更多干部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宁波通过“党委推荐、亮绩比选”,加大从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三方面人员中竞争性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力度,让更多本乡本土的优秀基层干部在换届中脱颖而出。如,慈溪市崇寿镇党委班子新交流进1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象山县墙头镇有1名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事业干部进入镇党委班子。
舟山以乡镇换届为契机,推行“因事设岗、以事择人”,选优配强“三类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实现干部结构的合理化,增强了乡镇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将全市所有乡镇分为“三类人员”足额配置、配置不足和未配备等三类情况,预留领导职数,保证有新的“三类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对于优秀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发挥他们善做群众工作、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分类选配到情况复杂、工作任务重的乡镇,确保配有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经历人员的乡镇领导班子数不少于总数的60%。本次乡镇换届中,舟山市共选配“三类人员”58名,平均每个乡镇有2-3名,大部分来自于优秀村、社区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等基层一线。
金华市金东区持续开展了面向事业干部“公推比选”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搭建了实战的工作比武平台,在同一个工程项目、重点工作中“赛马”1—3个月,还要在综合考察中层任职经历及面试答辩上比高低,发现储备了一批事业心强、敢抓敢管、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今年已提拔了10名优秀事业干部,全部安排到乡镇领导班子一线岗位上锻炼。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从“三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体现了对基层干部的重视和关怀,树立了重视基层、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将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基层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按照以往的选拔条件,“三类人员”肯定与乡镇领导班子无缘。由于前途无望,一些村干部在田间小路上碌碌无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不在少数,不少大学生“村官”将“村官”岗位当成了找工作的“跳板”。
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刘靖北看来,如果让一些村干部去考公务员,未必考得过一些应届生,但是在基层这所社会大学中,他们早已熟练掌握三十六计。“三类人员”中有不少鹤立鸡群的优秀管理人才,就因为“身份”的缺陷,被排挤在乡镇领导班子之外,显然是人才的巨大浪费。
“三类人员”进班子的实施正是对基层经历的肯定。对比“三类人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丰富的基层经历。
基层经验宝贵在哪里?
它让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农村,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老百姓。
说起这一次的职务变动,赵赟至今还带着点意外:“正是‘三类人员’进班子的政策,我才有机会进入乡镇班子。”如今,他已担任庆元县淤上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在此之前,他的职务是庆元县濛州街道党政综合办副主任。
“每周的工作时间都在70小时左右,压力相当大。”3年来,赵赟耐心听信访对象倾诉,查文献探寻这一特色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接报修电脑的电话,疏通被堵的马桶,还要想着如何通过层层关系做通征地户的工作。
“三类人员”常年与群众打交道,知民情、解民忧,不仅集群众智慧于一身,而且为人民服务接地气,群众基础好,是基层群众的最好“代言人”。
刘靖北教授在肯定“三类人员”进班子的同时,也强调,要加强对“三类人员”的培训,尤其是一些村干部,进入乡镇班子后,要有团队意识,要讲规矩,以尽快适应新角色。
作为乡镇发展的主力军,“三类人员”中,既然已经有人“山鸡变凤凰”,就应该勇挑重担,为实现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竭尽全力,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