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旻:在光的世界里,大有可为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卷首语 02版: 目录 03版: 目录 04版: 目录 05版: 目录 06版: 微摄影 07版: 微摄影 08版: 微摄影 09版: 微摄影 10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1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2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3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4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5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6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7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8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19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0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1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2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3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4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5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6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7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8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29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0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1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2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3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4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5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6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7版: [纵深]村级组织换届 38版: 关注 39版: 关注 40版: 关注 41版: 关注 42版: 关注 43版: 亮点 44版: 人才工作 45版: 人才工作 46版: 论坛 47版: 论坛 48版: 论坛 49版: 论坛 50版: 亮点 51版: 亮点 52版: 亮点 53版: 亮点 54版: 亮点 55版: 亮点 56版: 速递 57版: 速递 58版: 速递 59版: 速递 60版: 月度人物 61版: 月度人物 62版: 人物·先锋榜 63版: 人物·先锋榜 64版: 人物·手记 65版: 人物·手记 66版: 人物·手记 67版: 记者观察 68版: 记者观察 69版: 记者观察 70版: 月月谈 71版: 月月谈 72版: 党务知识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仇旻:在光的世界里,大有可为



  ◎孙亚男 林庭宇

  人物名片

  仇旻,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导、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先进纳米光子学研究所所长,在纳米光子学领域贡献卓越,备受学界和业界瞩目。

  “二十一世纪是光学的世纪,光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在光的世界里,你们也将大有可为。”——仇旻

  2016年6月3日,杭州市第四届杰出人才和首届突出贡献引进人才颁奖活动举行,富阳区“5110”计划入选企业——杭州光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董事仇旻荣获杭州市首届突出贡献引进人才奖。
  仇旻显得特别年轻,丝毫不会让人想到他身上的众多光环。他有两个博士学位——浙江大学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瑞典皇家工学院电磁理论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4月11日,刚30岁的仇旻被评选为瑞典第二届“未来科研带头人”,成为获此殊荣的18位年轻学者中唯一的中国人,也是最年轻的一位。2009年,当时仅34岁的仇旻获得终身正教授职位,成为瑞典皇家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2010年,仇旻入选第四批国家“千人计划”,回到国内,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学方向的研究。作为浙江大学先进纳米光子学研究所所长,仇旻希望能通过对新型光电材料及器材进行深入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整合各项光电技术优势,设计并制造展示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集成器材,促进其在光通讯及新能源建设方面的应用。

  归国之前,学术新星

  1995年,在专业兴趣和求知热情的引领下,仇旻顺利结束浙江大学四年的本科生活,保送本校硕博连读,开启了更深更专的科研之路;1999年1月,仇旻获得了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博士学位。
  带着对电磁领域求知若渴的强烈探索欲,他来到瑞典皇家工学院电磁理论系继续深造。2001年4月,短短两年,他获得了第二个博士学位——电磁理论工学博士,同年被聘为瑞典皇家工学院微电子及应用物理系助理教授,200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又获聘为终身副教授,2009年获得终身正教授职位,那时他年仅34岁,是皇家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这期间,仇旻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学领域的研究。不难想象,如此微小尺寸器件的研究,对于光路的大规模集成和快速变化的信息存储传递,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在能源、传感、成像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广阔的应用前景。2005年,30周岁的仇旻获得“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资助的“未来科研带头人”基金,是当时所有获奖者中唯一一位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