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名词解释
八八战略
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重大决策部署,简称为“八八战略”。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浙江精神
党的十六大之后,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深入研究浙江现象、充实完善浙江经验、丰富发展浙江精神”,并组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讨。2006年,习近平同志发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指出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十余年来,浙江精神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改革开放、创业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我们提出“秉持浙江精神”的要求,以此激励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
2012年12月,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一”是指做好2013年的工作,三”是指2013—2015年不“折不扣完成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五”是指2013—2017年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的目标任务。“四翻番”,是指到2020年实现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部比2010年翻一番,分别达到55500亿元、104000元、55000元、24000元以上。
补齐“六块短板”
2016年4月,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补齐制约发展最关键、百姓需求最迫切、今后五年必须突破的短板,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重点补齐“六块短板”,即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三大发展短板,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两大民生短板,以及改革落地这一制度供给短板。
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
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是十三届省委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系列重要举措的组合。2016年,省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定不移持续深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若干意见》。在系列组合拳中,“三改一拆”指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五水共治”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具体措施中提出的坚持“截、清、治、修”并举指的是统筹抓好截污纳管、清除底泥、产业整治和生态修复四个环节:“四换三名”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名企名品名家;“三强一制造”指推进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和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八大万亿产业指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特色小镇指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具有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的特点,目前全省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共78家、列入培育名单的共52家;市场主体升级主要指“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四边三化”指在公路边、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