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村富民之路
——来自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报告
哲祖尔
2003年1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余姚市梁弄镇及横坎头村考察调研,对镇村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提出殷切期望。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中专门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大家传承好红色基因,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横坎头村位于“浙东延安”余姚市梁弄镇,素有“浙东红村”之称,全村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村民小组35个,农户871户,人口2471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党员161名。15年来,横坎头村党委牢记习总书记嘱托,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不忘初心跟党走,建设美丽横坎头”,将过去的革命老区贫困村,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建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全力打响富民牌,让红色富矿绽放价值
横坎头村是一片红色沃土,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是村里最宝贵的财富。可是回到15年前,村里却守着“红色富矿”不懂如何开发,穷得叮当响。“横坎横坎,看来看去看不到头。”回忆起村子当年的穷苦景象,村里的老会计何志园仍然记忆犹新:“直到2003年村里还没有一条水泥、柏油路,村集体经济负债4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2700元。”
变化在习近平同志来村考察后悄然发生了。“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只有老区达到了现代化目标,才谈得上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发扬老区优良传统,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创造老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习近平同志在2003年考察调研座谈会上的一席话掷地有声,饱含着对老区人民的真挚感情,吹响了老区脱贫奔小康的冲锋号,也点燃了老区人民的发展激情。此后,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文联等单位与村里结成了帮扶对子,连续多年派驻指导员,开展结对帮扶。镇村两级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革命旧址群进行保护性修缮。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随着一个个旧址的修建复原,村子里的红色旅游产业迎来了春天,目前年接待游客达50余万人次,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引擎。办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的黄玲玲笑着说:“红色资源是个宝,来旅游的人多了,吃饭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忙的时候我们这家小店一天要接待700多名游客哩!”
实现全村人人脱贫,光靠发展红色旅游还不够,还得向土地要效益。村党委集思广益,根据村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提出推广种植樱桃的致富思路。可是刚开始一没专业技术、二没成功案例,谁也不敢挑头先干。“群众最讲实际,只有见着了效益、尝到了甜头,才会自觉跟着跑。”村党委书记张志灿深有感触。为了把项目干起来,村党组织专门联系宁波市农科院的专家驻村指导,并在集体经济还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向农户返租了70亩地,建起樱桃种植基地进行试种,此后又专门引进邻村的樱桃种植大户黄文承包种植基地,两年后樱桃树挂果的时候,效益也显现出来了,来购买樱桃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看到实打实的收益,村民们纷纷跟进。如今,横坎头村的果树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百果园”,乡村采摘游、美丽生态游蓬勃兴起,每到樱桃采摘的季节,漫山红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把村子挤得满满当当,私家车一直排到了村口。
“浙东红村”因红而名、因红而美、因红而富。2017年,横坎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8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0倍和17倍。村民们说:“以前跟着党干革命,现在跟着党奔小康,跟着走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