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追责应成为冤假错案的“标......上海:假释犯戴上“电子脚镣”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图片新闻 02版: 图片新闻 03版: 图片新闻 04版: 图片新闻 05版: 卷首语 06版: 目录 07版: 目录 08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09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0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1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2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3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4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5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6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7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8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19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0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1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2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3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4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5版: 特别策划·党建述职 26版: 封面故事 27版: 封面故事 28版: 领头雁 29版: 领头雁 30版: 跋涉者 31版: 跋涉者 32版: 本期关注 33版: 本期关注 34版: 本期关注 35版: 亮点 36版: 访谈 37版: 访谈 38版: 亮点 39版: 亮点 40版: 新事 41版: 新事 42版: 新事 43版: 微故事 44版: 速递 45版: 速递 46版: 党课 47版: 党课 48版: 警钟 49版: 警钟 50版: 论坛 51版: 论坛 52版: 心理 53版: 心理 54版: 博览·时政 55版: 博览·法治 56版: 博览·评论·科技 57版: 博览·评论·科技 58版: 博览·健康 59版: 博览·声音 60版: 干部任免 61版: 公益 62版: 风采 63版: 风采 64版: 风采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公开追责应成为冤假错案的“标配”



  ◎晏 扬

  近日,内蒙古公安厅、检察院、高级法院分别成立调查组,对造成呼格吉勒图错案的有关人员展开调查。记者盘点近年来10起曾引起关注的冤案发现,赵作海案、浙江叔侄案、萧山五青年抢劫杀人案已经进行追责;安徽于英生冤案已启动追责程序,暂无下文;其他案件均未明确启动追责程序。而浙江叔侄案、萧山五青年抢劫杀人案均只限于“内部追责”,追责详情未向社会公布。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难免有冤假错案,人们更关注的是造成冤假错案的原因——究竟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是技术手段或司法体制问题,还是办案人员执法犯法、指鹿为马、故意颠倒黑白。技术手段要不断提高,司法体制要不断改进,而人们最难以容忍的,是一些办案人员胡作非为、草菅人命。
  内蒙古启动“呼格案”追责程序令人欣慰,然而,更多冤案昭雪之后,仅仅是放人、赔偿了事,没有追究办错案人员的责任,甚至造成错案的原因都是一笔糊涂账,有关方面完全不把社会舆论的呼吁当回事。有责不究、有错不罚,这种“护犊子”行为不仅有失公平正义,而且为新的冤假错案形成埋下了祸根——要知道,错案追责最重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处罚几个办案人员,而在于“惩前毖后”,倒逼所有执法和司法人员依法办案,避免酿造新的冤假错案。倘若没有追责,办错案不仅无责一身轻,反而可以邀功请赏、获得职位升迁,在这种“负面激励”下,怎能杜绝冤假错案再次发生?!
  所以,责任追究是冤案纠错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冤案纠错不能止于宣判无辜者无罪,不能止于国家赔偿,而应以冤案制造者受到惩处、相关司法制度得以完善作为终点。毫无疑问,追责不能走过场,不能轻描淡写、罚酒三杯。同时,更不能搞暗箱操作、内部追责,而应将追责的缘由和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给民众一个诚恳的说法。
  这是因为,一方面,司法公开是一项基本要求,冤案追责显然属于司法公开的范围。换言之,民众对追责信息拥有知情权,公开追责是有关部门应当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唯有信息公开才能保证追责的公平公正。换言之,民众对冤案追责拥有监督权,而有关部门没有暗箱操作、不便向社“会公布”的权力。公开追责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冤案纠错的“标准配置”。
  (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