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正常履职莫用“亲自”修饰要让自身努力成为最佳选择部门利益阻挠改革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微摄影 02版: 微摄影 03版: 微摄影 04版: 微摄影 05版: 卷首语 06版: 目录 07版: 目录 08版: 要闻要论 09版: 要闻要论 10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1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2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3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4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5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6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7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8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19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0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1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2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3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4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5版: 特别策划·微型党课 26版: 本期关注 27版: 本期关注 28版: 本期关注 29版: 本期关注 30版: 本期关注 31版: 本期关注 32版: 图故事 33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4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5版: 全国党刊联合征文 36版: 月度人物 37版: 月度人物 38版: 先锋榜 39版: 领头雁 40版: 新事 41版: 新事 42版: 亮点 43版: 亮点 44版: 亮点 45版: 亮点 46版: 速递 47版: 速递 48版: 速递 49版: 调研 50版: 月月谈 51版: 月月谈 52版: 博览·时政 53版: 博览·反腐·改革 54版: 博览·观点·感悟 55版: 博览·观点·思想 56版: 博览·科技·健康·心理 57版: 博览·科技·健康·心理 58版: 博览·声音 59版: 干部任免 60版: 风采 61版: 风采 62版: 特稿 63版: 特稿 64版: 特稿 9901版: 封三 9902版: 封底

要让自身努力成为最佳选择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会让人觉得“跟对人”、进“圈子”比什么都重要。
  人具有社会性,“跟对人”本无可厚非,或许还能产生近朱者赤的效果。比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不同的老师对其熏陶可能不同;对于一个员工来讲,不同的领导对其成长的影响也可能不同。跟了对的人,或能扩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对的人”更多是以自己的才华、人格魅力感染他人。
  然而,进“圈子”的“跟对人”多是主动出击,是对权威乃至权贵的谄媚,或为了寻找安全感,或为了走捷径,甚至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如何向“对”的人靠拢,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甚至成了一门“学问”。而对于被靠拢者,也许能够抵挡一阵“糖衣炮弹”,但很难躲过所谓的“礼尚往来”。 在官场,“跟对人”似乎更加重要。跟对了人,提拔就很快,这对于一些一向以升官为目的的官员来讲实在诱惑很大,比如谷俊山,每天就是琢磨给谁送钱,生怕没跟上,掉了队。当这些人天天想着怎么“跟对人”,不琢磨事、专琢磨人时,政治生活就开始庸俗化。 容易理解的是,一些人信奉“跟对人”,很多时候信奉的是“跟对权力”,希望通过权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自己掌握不了权力,也要与权力保持紧密的关系。
  因此,若要大家不再信奉“跟对人”,不仅要让权力回归本位,而且要给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更多机会。否则,大家都想着“跟对人”,便没人再相信公平公正,没人再相信勤劳致富,即使暂时获得了“跟对人”的一点利益,终要为社会的溃败买单,最后苦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