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 “优苗选育”拉长年轻......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卷首语 02版: 目录 03版: 目录 04版: 综述 05版: 综述 06版: 干部 07版: 干部 08版: 干部 09版: 干部 10版: 干部 11版: 干部 12版: 干部 13版: 干部 14版: 干部 15版: 干部 16版: 干部 17版: 干部 18版: 干部 19版: 干部 20版: 干部 21版: 干部 22版: 干部 23版: 干部 24版: 干部 25版: 干部 26版: 组织 27版: 组织 28版: 组织 29版: 组织 30版: 组织 31版: 组织 32版: 组织 33版: 组织 34版: 组织 35版: 组织 36版: 组织 37版: 组织 38版: 组织 39版: 组织 40版: 组织 41版: 组织 42版: 组织 43版: 组织 44版: 组织 45版: 组织 46版: 组织 47版: 组织 48版: 人才 49版: 人才 50版: 人才 51版: 人才 52版: 人才 53版: 人才 54版: 人才 55版: 人才 56版: 自身建设 57版: 自身建设 58版: 自身建设 59版: 自身建设 60版: 自身建设 61版: 自身建设 62版: 自身建设 63版: 自身建设 64版: 自身建设 65版: 自身建设 9902版: 封底

宁波市 “优苗选育”拉长年轻干部成长赛道


 “优苗选育”学员参加人机对话测试。

  ◎卢 磊

  “担子重、责任大,确实会有一种能力恐慌,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不断学习积累。”1980年出生的王照栈,原是宁海团县委书记,2013年6月成为市管副职预备人选前,一直在机关工作,履历相对单一,不够接“地气”,也缺少底气。
  近年来,宁波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启动实施“优苗选育工程”,建立优秀年轻干部链式选育机制,目标是要通过3至5年努力,着力培育40名“80后”市管副职预备人选,200名“85后”县管副职预备人选。
  为了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压得起担子,经得起磨练,宁波市制定了“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对每名预备人选进行了个性化培养,拉长赛道,让选出来的“好苗子”在基层一线和重要岗位接受磨砺。
  过去两年时间里,王照栈被安排到宁海县一市镇当起了镇长,面对面和群众打交道,点对点处理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此外,他还被派到市里重点工程挂职,在项目一线参与督查,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除了像王照栈那样缺乏基层工作经历被安排到乡镇(街道)历练外,还有一些缺乏综合岗位工作经历的专业型年轻干部,被安排到了综合性岗位挂职锻炼,通过多岗位锻炼提高综合素质。
  “年轻干部成长有客观规律,不能对其一味地‘捧’、‘护’,更不能‘拔苗助长’,而是要让他们多到基层‘墩苗’、‘淬炼’!”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表示,在公开比优之后,“优苗选育工程”还建立了培训提优、一线赛优、干群评优、亮绩选优等一系列机制,树立起干部在基层一线成长、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

  ●点评

  宁波市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培养年轻干部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方法,实施“优苗选育工程”,坚持以培养锻炼为基础、以选准用好为根本,以从严管理为保障,探索了发现甄别、培养历练、成熟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链式培育机制,形成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