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浔区 以制度问责“不......
0001版: 封面 0002版: 封二 01版: 卷首语 02版: 目录 03版: 目录 04版: 综述 05版: 综述 06版: 干部 07版: 干部 08版: 干部 09版: 干部 10版: 干部 11版: 干部 12版: 干部 13版: 干部 14版: 干部 15版: 干部 16版: 干部 17版: 干部 18版: 干部 19版: 干部 20版: 干部 21版: 干部 22版: 干部 23版: 干部 24版: 干部 25版: 干部 26版: 组织 27版: 组织 28版: 组织 29版: 组织 30版: 组织 31版: 组织 32版: 组织 33版: 组织 34版: 组织 35版: 组织 36版: 组织 37版: 组织 38版: 组织 39版: 组织 40版: 组织 41版: 组织 42版: 组织 43版: 组织 44版: 组织 45版: 组织 46版: 组织 47版: 组织 48版: 人才 49版: 人才 50版: 人才 51版: 人才 52版: 人才 53版: 人才 54版: 人才 55版: 人才 56版: 自身建设 57版: 自身建设 58版: 自身建设 59版: 自身建设 60版: 自身建设 61版: 自身建设 62版: 自身建设 63版: 自身建设 64版: 自身建设 65版: 自身建设 9902版: 封底

湖州市南浔区 以制度问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


 制图 朱慧卿

  ◎本刊记者 李津

  去年下半年,为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等现象,湖州市南浔区制定出台了《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责暂行办法》,向不正确履行、不及时履行岗位职责等“为官不为”行为亮红牌。
  《办法》将全区10个镇(开发区)、43个区直党政部门,2492名干部全部纳入适用范围,实现了全覆盖。围绕单位和工作人员两个层面制定“问责清单”,梳理细化“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3大类26种问责情形。
  《办法》的制定注重结合本地实际及干部队伍的主要表现和突出问题,不仅精准涵盖了违反工作纪律等“为官不为”的外在表现,还进一步明确了“磨洋工”、“踢皮球”等隐蔽的“为官不为”现象,使问责实施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媒体反映、检查督查、投诉举报、事故事件中发现以及领导交办等7种线索来源都是监督渠道。
  对“为官不为”的干部,视情节轻重,采取口头告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调整岗位、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和辞退(解聘)等七种方式,进行严肃问责。对受到责令作出书面检查以上问责的,当年度取消评优评先的资格;受到引咎辞职以上问责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同时,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实行“双向问责”,视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进行追责。
  该办法出台以来,已对82名“为官不为”的干部(含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67名)进行了问责处理,其中口头告诫63名,责令书面检查5名,通报批评9名,免职5名,并在全区点名通报。

  ●点评

  “能上不能下”是个老大难问题。南浔区通过出台《问责办法》细化问责情形,明确问责程序,为“庸、懒、散”疏通了“下”的渠道,也让“下的人”心服口服,此举不仅整治为官不为不留“死角”,还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干事激情。